Page 69 - 創新與創意
P. 69

14.「影子學習法」讓組織學習邁開大步!與智慧






        型機器聰明共事



        Learning to Work with Intelligent Machines
        麥特.比恩  Matt Beane
     •  2019 年 10 月號(別把指標當策略)
                                    •
        企業部署人工智慧(AI)和機器人的方式,顛覆了師徒制、在職學習之類的傳統培訓技
        巧,我們必須了解如何結合新舊技巧。本文提出打破常規的非正統做法:影子學習法。
        調整那些用以開發組織、技術、工作設計的實務,以促進在職學習。


        現在是早上 6 點半,克麗絲汀推著攝護腺病患進入手術室。她是資深的住院醫師,也就
        是訓練中的外科醫師。今天她希望能親手參與手術中一些比較細膩的流程,動手做保留

        神經的切除手術。主治醫師就站在她的旁邊,他們的四隻手大多時候都放在病人身上,
        在主治醫師的仔細監督下,由克麗絲汀負責開刀。手術進行得很順利,主治醫師放手讓
        由克麗絲汀完成手術,那時是 8 點 15 分。一位資淺的住院醫師在一旁觀看她怎麼做,她
        讓那位住院醫師為病人做最後的縫合。這時克麗絲汀感覺好極了:病人將會康復,而她
        現在的外科醫術比 6 點半的時候更好。


        現在把鏡頭快轉到六個月後。又是早上 6 點半,克麗絲汀推著另一個攝護腺病人進入手
        術室,但這次是做機器人手術。主治醫師帶領設定一個重達一千磅的機器人,將機器人

        的四支手臂伸到病人身上。設定完成後,他和克麗絲汀走到 15 呎外的控制台就定位。他
        們背對著病人,克麗絲汀在一旁看著主治醫師遙控機器人的手臂,小心翼翼地找出組織
        並加以切除。主治醫師使用機器人,就可以自己完成整台手術,所以他幾乎自己包辦整
        台手術。他知道克麗絲汀需要練習,但他也知道讓她動手的話,速度會變慢,可能會有

        更多失誤。所以在長達四小時的手術中,克麗絲汀若能親自操作 15 分鐘以上就很幸運
        了。她也知道,萬一她失誤了,主治醫師會輕輕碰一下觸控式螢幕,拿回操控權,並公
        開要求她在一旁觀看就好。


        外科手術可能是很極端的工作,但是直到不久前,外科醫師學習本身專業的方式,一直
        都跟大多數人在職場上的學習一樣。我們看著專家怎麼做,先參與比較簡單的任務,然
        後逐漸進展到比較困難的任務,通常是在前輩的密切監督下完成風險較高的工作,直到
        我們自己也成為專家為止。這個過程有很多種說法:學徒制、導師制(mentorship)、在
        職學習(OJL)等。在外科手術中,這稱為「看一例,做一例,教一例」(See one, do

        one, teach one)


        在職學習雖然重要,但企業往往把在職學習視為理所當然,幾乎從未正式提供經費或管
        理這類活動。據估計,2018 年全球企業在正規訓練上約投入 3,660 億美元,但這些資金
        很少直接用於在職學習。而且數十年的研究顯示,儘管雇主提供的訓練很重要,但可靠
        地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要的多數技能,只能靠邊做邊學。多數組織非常依賴在職學習:


                                                            68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