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創新與創意
P. 73
尋求挑戰。
前面提過,剛接觸機器人手術的受訓人員通常沒什麼機會實作。偷學者解決這個問題的
方法,是尋找機會進行在有限的監督下,挑戰本身能力極限的手術。他們知道有挑戰才
有學習的效果,而許多主治醫師不太可能放手讓他們做。我研究的住院醫師中,有一小
群醫師後來確實變成了專家,他們想辦法獲得操作機器人的時間。其中一個方法,是找
本身並非經驗豐富專家的主治醫師合作。泌尿科可說是對機器人手術最有經驗的專科,
泌尿科的住院醫師會輪調到其他專科,那些專科的主治醫師可能不是那麼熟悉機器人手
術,於是這些住院醫師就能善用自身在機器人手術方面的光環效應(雖然他們接受的訓
練其實很有限)。這些主治醫師比較無法察覺機器人手術上的品質偏差,他們也知道泌
尿科的住院醫師接受過這方面真正專家的訓練,因此比較願意放手讓泌尿科的住院醫師
動手術,甚至還會徵詢他們的意見。不過,很少人會說這是理想的學習方法。
那些無法參與複雜估值流程的資淺分析師怎麼做?團隊裡的資淺成員與資深成員一起工
作,而不顧公司新出現的標準做法。資淺分析師持續從系統取得原始報告,以產生必要
的輸入資料,但他們跟著資深合夥人一起做後續的分析。
從某些方面來看,這聽起來像冒險的商業舉動。的確,這樣做會拖慢流程,而且這需要
資淺分析師以極快速度處理更多種估值方法和計算,因此容易產生難以察覺的錯誤。但
這些資淺分析師更深入了解併購案中的多家公司和其他利害關係人,也更了解相關的產
業,並學會如何管理整個估值流程。他們不再只是系統裡的小螺絲釘,不懂整個系統在
做什麼,而是參與一些可讓他們為將來擔任更資深職位做好準備的工作。另一個好處
是,他們發現,那些用來擷取資料以便分析的套裝軟體,並非可互換的,不同的軟體對
同一家公司的估值可能差距高達數十億美元。如果資淺分析師持續被隔絕在後續的分析
之外,這個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暴露出來。
向第一線取經。
前面提過,操作手術機器人的外科醫師與病人隔絕,因此對所做的工作缺乏整體感,這
導致住院醫師更難學到所需的技能。為了解全局,住院醫師有時會去請教刷手護理師,
因為他們可以看到整個手術過程,包括看到:病患的全身;機器人手臂的位置和動作;
麻醉師、護理師、病患周遭其他人的活動;手術全程使用的所有工具和備材。最優秀的
刷手護理師在數千次手術流程中,都非常關注一切細節。所以,住院醫師從控制台轉移
到手術台時,有些人會跳過主治醫師,直接向這些優秀的刷手護理師提出一些技術問
題,例如腹內壓力是否異常,或何時清除淤積的液體或燒灼產生的煙霧。他們不顧常規
這樣做,而且主治醫師往往毫不知情。
至於那些把工作外包給菲律賓和拉斯維加斯勞工的新創公司主管呢?他們必須很專注在
募資及雇用工程師,但有少數主管會花時間接觸第一線的約聘人員,以了解他們如何與
為何做那些媒合。這麼做讓他們得到一些見解,可協助公司改善獲取及清理資料的流
程,這是打造穩定平台的關鍵步驟。同樣的,一些細心的主管也會花時間和拉斯維加斯
的客服人員相處,看他們如何協助勞工使用那個平台的系統。這種「貼近」第一線人員
的做法,使主管把部分資源轉用來改善使用者介面,讓這家新創公司在持續得到新用
戶,以及招募工程師來打造穩健的機器學習系統時,幫忙維持公司的運作。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