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研精醫訊119期
P. 11

9



                 過,到了清朝,溫病的概念也有些不太一樣。原來王叔和強調的「伏氣」,
                 也開始有變化,有些外感新發的現象加入。裡熱往外發也變成了由表入裡;
                 初期煩渴、不惡寒的症狀也漸漸有了煩渴、惡風寒;原本伏邪僅察於立春之
                 後的春季,也變成了四季都有可能會造成溫病。這些和溫病理論修正有些關

                 聯性,不過也因此讓整個「溫病」的概念變得更複雜,慢慢築起了與「傷寒」
                 之間的對立。我們在學習時,常會聽到許多醫家陳述:「傷寒就是外感風寒;
                 溫病就是外感風熱。」若單用如此簡單的概念去區別兩者,會有些問題,因
                 為外感疾病的病程變化從《內經》以來,並沒有重大的轉變,我們必須先清

                 楚操作型定義,釐清時代、朝代更迭以及中醫在醫學歷史上的流變,方能精
                 準地討論我們所要講的溫病到底是什麼型態、什麼觀念下的溫病。

                 另外,有一些醫家也會認為:「傷寒論的方劑,可能沒辦法可以治療溫病」

                 這部分亦應釐清,是怎麼樣的傷寒方不適合?抑或是說《傷寒雜病論》裡面
                 的概念對於病因或病機的想法,沒有辦法應用到溫病?我想這部份是需要大
                 家去深思的。那另外,在臨床症狀時,也會牽扯到病人本身的體質,對病邪
                 的反應也會不一樣。我們學習溫病時,以上所提都必須特別留意。

































                                  經典論壇海報                             林伯欣老師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