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0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60

( 四)学子心声 1333






                                                      芮明杰:感恩




                    21年前的秋天,我非常荣幸地考取复旦大学产业经济专业研究生,导师是苏东水教授。 那天
                我一早就去学校报到,然后去寻找我的宿舍。 入学通知上写到,宿舍是位于国定路桥附近的复旦大

                学17号楼。 我虽然是复旦子弟,从小在复旦教师宿舍长大,但也不知道17号楼是新建的,是当时
                学校的研究生宿舍。
                    穿过学校的“南京路”,一直向东北方向走,出了学校的边门,再过马路对面,就到了17号楼。
                对了,203室就是我的寝室。 我们寝室住5个人,比读本科时一间屋住7个人,显得宽敞的多。 毕竟
                是研究生,待遇就是不同,我心里想着,一边放下行李。 我们几个新生开始聊了起来,原来五个人中
                我、杨书兵、王龙宝是一个专业,还有两位是哲学系的研究生,一位是后来也成为苏老师弟子的袁闯,

                另一位我记得叫熊伟。 因为我到得晚,结果我只能睡在上铺,好在我在本科时也是睡上铺,比较习惯。
                    大家都很兴奋,就是聊天,天南海北地侃,慢慢地大家就讨论到我们的导师。 导师苏东水是不
                是主编过《国民经济管理学》? 是不是很严厉? 是个什么样的学者? 言语之间,大家充满了好奇,充
                满了敬畏,也充满了对即将开始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的憧憬。 是啊,在我们的眼里,老师学贯中西,才
                高八斗,在老师面前我们有自卑感。 特别是我,我知道自己的基础。 我本科学的是数学,经济与管
                理方面的知识都是自己学的,考上研究生实在是我的运气好。
                    大概是晚上十点半,我已经上了床,在床上躺着看书,忽然门外有人敲门,说:“老师来了,老师

                来看你们了。”老师来了? 我们大吃一惊,急忙下床开门。 新同学冯正虎与其他两位同学陪着两位
                老师走了进来。 “这是史景星老师,这是苏东水老师,他们来看望大家。”这就是我的导师苏东水?
                高个清瘦,精神饱满,穿着普通的衬衣,和蔼可亲。
                    “抱歉,我们来晚了,你们都要睡觉了吧!”“没有!”我们一起说。
                    “你叫王龙宝,你叫芮明杰? 你是杨书兵?”老师一个个问来,亲切自然,“住的还好吗? 有什么
                问题可以找我们……”

                    “就要开始学习了,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习方式有所不同,自己努力是最重要的,要深入研究问
                题……”末了,老师还不忘叮嘱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注意身体。
                    晚上,我难以入眠,思绪万千,心里下定决心要好好珍惜机会,努力向老师学习,将来要成为像
                老师一样的人。
                    我入学第一天就这么样的见了苏老师第一面,这一天老师的笑容和话语在我的记忆中存在了
                21年。

                    21年过去了,我一直在老师身边学习工作,一直把老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埋头于读书、写
                书、教书之中,时刻做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今天想来,如果自己还有一点成绩,那完
                全是老师教导的结果,我成长的每一步都与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所以我要感恩,我要深深地
                感谢老师多年来的培养与教育,没有老师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谨以此文庆贺著名经济管理学家苏东水教授从教50周年。
                    作者简介:芮明杰, 曾担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时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系主

                任、 教授, 曾是苏东水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