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1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91
1364 苏东水文集
邸杨:心声
9年前的上海深冬,远没有今天那样令人倍感“温暖”。 每当用心享受这份温暖时,我都会不自
觉地念起一位让我终生难忘的可敬可亲的慈祥老人,他就是我的恩师———德高望重的苏东水教授。
那年,我放弃了大学教授职位,放弃了平静安逸的生活,离开丈夫和年幼的女儿,撇下病榻上已
经危在旦夕的公公,只身一人来到上海,带着已久的期盼,慕名投师苏东水教授。 由于苏教授的知
名度非常高,报考的学生简直可以说是门庭若市,然而录取的名额却又少得可怜,竞争态势可想而
知。 我不愿用“火爆”二字来形容当时的报考场面,因为对我来说,那无异于“冷凝”,从头顶凉到脚
跟,加上上海冰冷的天气,更是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早有耳闻苏教授学问高深却平易近人,尤其见长识才、爱才,然而百闻不如一见。 我还清晰地
记得,当我心怀忐忑第一次推门走进苏教授的办公室,接受面试时的那一刻,他那双温暖的大手和
他那一句发自内心朴素的关切话语“你真不容易呀!”犹如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使我旋即恢复了近乎
失去知觉的温度。 之后,在他颇具韬略的引领下,我们从经济学原理谈到国家经济现象,从国家的
宏观经济政策畅谈到微观经济细胞……他的眼神中始终充溢着智慧、思想,他对社会现象的富有哲
理的经济学解释不断启迪着我,更令我感叹不已。 我同时从他的眼中也窥视到了希望……或许由
于我的经历和执着的性情感动了苏教授,也或许他发现了我谈话中流露出的可塑性,抑或两者兼而
有之,总之,他最终接受了我。
我从心底里无数次地感激苏教授为我提供的深造机会,以至无以言表。 因为他几乎完全改变
了我的人生轨迹,包括我的职业生涯、学术境界、处世哲学乃至生活方式,使我得以叱咤国际大公
司,释放更大的工作潜能。 从师苏教授,我不仅学习和领悟到何谓和何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
为为人”,更亲身感受了一位言传身教、严于律己的教授,是如何将潜心打造的理论体系渗透到灵魂
深处的每个细胞,足见其习、德底蕴的深厚。 苏老年事已高,却始终无心坐享那早就应该属于他的
天伦之乐。 无论躺在病榻,还是疲惫地依偎在沙发上,他都不会忘却那手头一届又一届的审阅中的
博士论文。 每当遇到此情此景,都会引起我阵阵心酸,我总会重复一句我多次重复过的话“还是‘收
山’吧,身体要紧”。 而苏老每次又都是淡淡地回应一句:“怎么可以? 有那么多学生渴望深造呢。”
我知道我们是无法撼动他放弃他从教五十载并深爱着的事业,他也不忍心将任何一个求学心切的
才子拒之门外,能够尽其所能多为国家培养一个人才,似乎是他最大的希望和寄托。 我为之感动,
更为之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所感染。
我是幸运的,有幸成为苏老的学生;我是沉重的,良知告诉我有责任将苏老的精神传承并发扬
光大。 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精心栽培我们的恩师、我们的长辈。 苏教授将是我们终身的楷模。
值此苏老执教5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我的全家向苏教授深切地道一声:“苏老,您多保重!”
作者简介:邸杨, 时任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首席战略官, 曾是苏东水教授
的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