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29

建立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 2000)  693




                展。 本节将对以上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
                   一)中国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虽然产业经济这一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但若从产业经济学是研究调节
                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科这一现代角度来看,那么早在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农牧
                业出现和最早的国家政府建立以来,某种具有现代产业经济学特征的思想就已经出现了,从某些思
                想的演变和据此具体实施的经济政策来看,甚至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 特别在中国,由于其中

                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政权建立时间之早、延续时间之长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故国家政府对经济发
                展加以控制、扶持等的各种经济思想及相应的政策是由来已久的,而这些经济思想及政策对中国特
                定的社会发展走向也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所以从现代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对这些经济思想和
                相应的政策加以研究、分析和重新认识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国最早的具有产业经济思想的经济政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
                商、周时期,所以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广度和深度甚至远远超过了以成功推行

                产业政策而著称的日本”。 当然,制定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不可能与现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学提出
                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更不可能正式提出“产业政策”这样的现代概念,但是无论是从指导这些政策
                制定的思想还是从具体的政策内容来看,其对各产业间和同一产业内资源配置的影响都是客观存
                在的,无疑已具有了现代产业经济学的根本特征。
                    中国的封建统治自秦汉以来一直到晚清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长达两千余年,虽几经更迭,但
                其社会经济结构却几乎从未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这与中国封建统治时期与其社会经济结构特征
                相适应的产业思想及在此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经济政策可以说不无关系。 中国的传统社会特征始终

                表现为小农经济、家族制度、中央集权官僚体系这三者的结合与统一,而与其相互适应的经济思想
                及相应的政策虽反复变动,但其主要的内容却明显地表现为农本思想、工商业思想和水利基础建设
                思想这三个方面。
                    (1 ) 农本思想。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经济生活的物质需求主要依靠农业,统治阶级实施其政治
                统治的物质基础也主要产生于农业,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因此,在古代人

                们的思想观念上首先产生对农业的重视,这是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从商、周时代遗留
                下来的甲骨卜辞和一些文献中就已保存着不少有关农业方面的记载,反映出我国从上古时期就已
                开始了对农业的重视。 但从另一方面的有关文献记载来看,春秋及其以前社会对当时的商业的态
                度也是肯定的,并无明显的重农抑商倾向,所以当时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对商贾以及商业活动都没有
                过多的干预。 而真正开始对农业的偏重是从战国初期开始的。 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尽地力
                之教”,其理论基础就是重农思想,认为农业是财富产生的唯一根源。 他从重农的角度提出“农是国
                之本,农伤则国贫”的观点。 以后商鞅、荀况、韩非等更进一步将之推向了极端,明确提出了“农本工

                商末”的口号。 重农轻商思想在战国时期形成,有其客观原因。 战国是从春秋时的分封制经过各种
                形式的兼并,演进到地区性的统一及地区性的君主集权制,最后发展到全国性的统一及君主中央集
                权制的过渡时期,这一过程是通过激烈的军事行动才得以完成的。 为了保障在兼并战争中有足够
                的兵员与财力,就必然要求动用国家行政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保护易于控制的小农经济,并对社会
                财富、包括商人的财富进行掠夺式的征调。 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经济确立时期,土地的私有化和
                自由买卖已经出现,这就给商业资本向土地投入开辟了途径。 而商业资本向土地投资最初必然是

                对自耕农进行兼并,这就势必造成军事官僚实体赖以进行的军事兼并的物质基础发生动摇。 因此,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