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32
696 苏东水文集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时期自秦汉封建大一统的国家政权体制建立以后,就已经具有了十分成熟
的具有现代产业经济学特征的经济思想,在实践中,已开始了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直接干涉和控
制,其赖以进行的相应政策就是农本政策、工商业政策和水利建设政策。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反
映了一种产业结构政策的思想,而在工商业政策中则更闪烁着产业组织政策的思想,即扶持官商、
国家垄断经营和抑制私商。 可见,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在中国是十分久长的。
(
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由于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研究中间产品再生产过程的经济学科,
这使得经济学的领域拓展到了一个新的更深入的层次。 因为现实经济运行所遇到的问题,要求经
济学不仅要回答单个经济主体在单个市场上是怎样运作的、国民收入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是怎样达
到均衡的,而且还要回答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产业之间的中间产品的复杂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
状况,从而使人们对社会经济运动有一个从个别到中间、再从中间到整体的完整的了解。 由于各种
经济现象本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作为研究某一特定经济现象的某一经济理论,
自然也不是完全孤立的,必然与相关的经济理论有联系。 产业经济学也是这样,尽管它的研究对象
既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也不同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但无论是从它的起源,还是从它的研究
方法等方面来看,其都是以这几门经济学科为基础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学科,是最基础的理论经济学。 它所揭示的关于
人类社会的一般经济规律和基本原理,是研究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是我们研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
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理论、关于商品经济和垄断与竞争的理论、关于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等,不
仅是指导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产业经济分析和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还是构成社会主
义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具体地来看,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实际上就是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
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之一,曾经有经济学家对此作过论证。 因为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创始
人里昂惕夫的生平看,他本是苏联公民,曾在列宁格勒大学就读,在去德国以前曾在苏联国民计委
工作,既通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又熟悉苏联的经济研究文献。 另外,里昂惕夫在1925年提出
他的最初想法时,他还在苏联工作,所以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
受到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苏联的物资平衡的做法的影响是十分自然的。 事实上里昂惕夫投入产
出表的横行分配方程式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关系———国民经济最终产品等于国民收入———
是一致的。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将整个社会经济抽象地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
为在社会主义的实际经济生活中,社会生产是按部门来组织和管理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分析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主要比例关系的理论与现代产业经济学中十分重视对产业结构的分析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首先是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好农
业与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有利于工业和农业这两个部门的扩大再生产,而且也有利于国民经
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认为在农业和工业经济部门内部也要保持恰当的比例关
系,必须强调全面发展的观念,这是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关键,各种产需平衡工作做得越细、调
节得越合理,再生产进行得就越顺利。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强调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商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