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37
建立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 2000) 701
“经济人”,厂商的业主拥有绝对的决策权和经营权,同时对市场绩效的研究也没有重视交易成本。
但是现实世界并不完全符合此种假设,一方面在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结构下,所有权和经营权日益
分离,经理普遍进行日常决策,经理决策时无法掌握全部信息。 另一方面,无论是运用市场机制还
是运用组织来协调生产,都存在交易成本。 获取市场信息需要支付费用,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
契约也要支付费用,这些都构成交易成本。 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对于市场绩效的分析主
要体现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 威廉姆森指出,在交易过程中,由于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所具
有的特性,交易成本无处不在,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因为过高的交易成本使得市场失效。 而导
致过高的交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垄断的存在。
对于垄断的存在,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交易的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性就小,
竞争的压力会较少地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当市场处于垄断状况时,对于非垄断的一方,市场的交易
成本将是高昂的。 而当交易成本过高使得市场绩效很低时,就需要实施企业的纵向一体化。 因此,
在市场、企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相互替代的变更中,产业组织也将不断变化、不断更新,形成低交
易成本的产业内企业间的关系,从而对于解释现实的产业组织以及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
(
三)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
1.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的作用机理 ①
(1 ) 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
———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 产业运行过程既是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也是管理文化
功能发挥与管理文化创造的过程。 产业经济的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管理文化
的目的。 管理文化与产业经济两个系统,形成互相渗透、互相驱动的发展过程,由于作为主体发挥
了必然的中介和连续功能,从而使管理文化与产业经济获得了内在的统一性。 产业经济产品是人
造物,凡是人造物都隐含着人的不同的管理文化需要,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人们的需求又
突出地反映了管理文化模式和管理文化意识,需求既是产业(生产)的动机与目的,又是产业运行的
出发点。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管理文化需求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随着人们的协
调自然、社会关系的能力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管理文化需求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呈现多样
性,产品更需集实用性、智慧性和娱乐性于一体,从而使人们获得真善美的满足。
———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 以高新科技为代表的管理文化逐渐变成产业发展的先
导,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 科技的发展,不仅促进劳动生产率和产
品数量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产品质量和功能的完善。 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传统产业的
改造和新产业的兴起,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今经济战主要是科技战,科技
战对人的现代化提出了挑战。
———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 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表明智力和知识能力是产业发
展首要的、能动的因素。 在人的体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中人并非以体力见长,而是以智力分高低。 智
力就是价值,有智力的人才就有产业竞争力。 日本在新一轮高新技术竞争中败走麦城,美国则进一
步争取了战略主动,高技术创新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动力性由此可见一斑。
———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管理文化的创造功能表现为对产业资源的组合、调节
① 参阅王恒富、石争: 《文化经济论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