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5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75
泉州申请世界遗产的建议及泉州市政府的回复( 2002) 739
光大。
三、开发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成龙配套建设好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使它成为奇特的巨型“博物馆”的“天然参观线路”。 清源
山是洛阳江与晋江之间的天然屏风,构成“泉州历史文化名城天然博物馆”的中轴线,使游客登山纵
目,天然博物馆5部分展品一览无余,大长历史知识,大畅思想感情。 1000多年来繁花似锦的泉州,
在一日之间,就让人领略其宏观概貌,令人回肠荡气、流连忘返。 因此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是打开巨
型“天然博物馆”的一把钥匙,是关键所在。 必须花费必要的精力及一定的财力,在原有的基础上,
把她建设好,以适应人类高级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
一)环山线路
(
参观巨型“天然博物馆”线路起点站是清源山最高峰清源洞的3台(东、西、中),第二站是南台
岩,第三站为弥陀岩,第四站为望州亭,第五站为赐恩岩。 现有登山公路已由山之南麓直抵清源洞,
基础很好。 若条件许可,路面可适当加宽,改为柏油路. 或者提高保养质量,仍可长期使用。
自清源洞,经南台、弥陀岩、望州亭抵达赐恩岩线路,有两种方案可选用: 沿清源古道新辟公
路,或修建古道,提高其质量。 因为沿清源洞而下至各点线路,所走的都是下坡路,虽较曲折迂回,
但都舒缓平坦,走起来并不吃力,年纪大些的人,中途可略事休息。 从望州亭至赐恩岩旧路已荒,是
参观线路建设的重点,不开公路,可仿清源古道建筑,以花岗岩铺填路面。 自南台至赐恩岩各点,几
乎同在“屏风”一个平面,高度相差极小。 赐恩岩以下仍有古道与环城公路连接。 环山线路一半为
公路,一半是人行古道,游客刚好在清源山走了一环,细看走一日,粗览只要半天。
(
二)建立“ 天然博物馆” 模型陈列室
模型陈列室分为总体模型及局部模型陈列室。 总体模型陈列室设置在参观起点站清源洞,其
规模东起“3湾12港”,西至九日山、云台山,北依洛阳江,南凭紫帽、华表山,即“天然博物馆”的整体
部分。 除了陈列“3湾12港”、开元寺、清净寺、清源山、九日山及洛阳桥外,中原文化3次南移及明
清时期文化的各个局部的天然展品也应按其真实位置陈列展出。
局部模型陈列室分别设置在各个参观站。 中原文化第一次南移的天然展品模型陈列室设在南
台岩,二次的设在弥陀岩,三次的设立在望州亭,明清文化设在赐恩岩。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有二,一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逐步深入,二是由细部到局部,再到整体,逐步提高,把宏观世
界和微观世界统一起来。
每个模型陈列室都应有自动电器设置。 导游人员介绍各个天然展品时都能出现明显的标志,
以加深游客的印象。 如要节省开支,也可改模型为平面绘图,凭图形位置介绍,或放映录像。
(
三)增强清源洞、 南台岩、 弥陀岩、 望州亭、 赐恩岩5个参观线路站的设施
清源山所有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都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也是“天然博物馆”展品
的有机组成。 建设好5个线路站,本身就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故应建设必要的设施。
(1 ) 维修或重建原有的文物古迹。 5个线路站的基础都很好。 弥陀岩经过几年的经营,面貌
焕然一新。 赐恩岩建筑物比较完好,唯有些梁柱被白蚂蚁破坏,应予更换。 清源洞、南台岩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