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89

高新技术需要理论创新与现实突破( 2005)  753




                高新技术需要理论创新与现实突破(                                             2005     ) ①



















                    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就业结构和
                收入水平,为此,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点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10余年“非理性”经济繁荣。 据一些经济学家测算,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

                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超过60% ,法国曾经超过80% 。 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
                起步阶段,虽然每年有专利技术2万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5万多项,但由于资金短缺因素
                的制约,其转化为产品并形成规模经济效应的仅为10% —15% 。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新技术
                产业产值比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新
                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迫切
                任务。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虽然发达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其发达的金融市场、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援助及发达的风险投
                资、“二板市场”及非正式权益资本市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难,但这一问题
                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已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科研机构的高度重
                视。 在理论界,涌现出了一些较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 主流观点包括以下几点: 大力发展风险
                投资,积极推进建立“二板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支

                持社会辅助体系,允许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融资等。 但从这些问题解决
                较好的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来看,其融资困境也一直存在。 可以看出,上述思路只是
                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某些表象因素进行的分析,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外生的,依靠外部的推动力
                量,从外部来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并未找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原因,因此,需
                要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其融资困境的根源,
                从而探讨有效化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
                    资本结构理论是现代金融学、企业财务理论的基石之一。 企业的资本结构即在企业总资本中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例,又称为财务杠杆度,由于两种融资方式在发行成本、净收益、税收及债
                权人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不同,企业如何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成本效益原则选择,其结果构成了企
                业的资本结构,从而影响到企业融资策略和融资方式的选择。 实际上,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就
                是其资本结构如何优化的问题。 在这方面,杜兰特提出的传统资本结构理论、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
                提出的M M 定理及其修正理论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以詹森和麦克林的代理成本说、利


                   ①  本文刊载于《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