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洛城作家 2023
P. 18

带了两位高材生,一边听课一边做记录。之后整理                                陈:1973年给工农兵教学,带了一批学生进行
               出来,编了个小册子《中国当代文学史纲要》。1981                         党史研究,到了秋收起义文家市、武汉等地,出了
               年在庐山中国当代文学会议上,将这本书散发了。                            些秋收起义、湘南暴动等小册子,直到1977年开始
               当时,代表们踊跃排队,要这本书。其中中宣部文                            教中国当代文学。之所以研究台湾文学,因为总觉
               艺处马处长也拿了一本书回京。不久,就写了个通                            得讲中国当代文学,不讲台湾文学似乎少了一些什
               报,发在1981年第46号中宣部宣传动态上,说这本                         么,何况,当时台湾文学在文坛已经十分火热抢眼
               书公然与邓小平文艺政策对抗。文件发至全国县团                            了。艾青曾在我编写的《台湾新文学史初编》的序
               级以上单位。江西省委宣传部寇部长即组织了两个                            言中说:“中国新文学史,没有台湾,怎能算完
     名         长篇文章,准备在《江西日报》登个整版,开展对                            整,怎不觉遗憾?”
     家         我的大批判。当时,我比较紧张,不少文艺界朋友                                当初广东、福建、北京、上海一些人已经开始
               都不敢跟我说话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北京朋友来                            研究台湾文学,几次台湾文学的学术会议促使我们
     论         电话问我近况,我就把此事说了。没想到此事传到                            开始研究台湾文学,以前不知道除了中国大陆以外

     坛         了中宣部。后来中宣部长王任重的秘书致电省委宣                            还有这么一个强势的文学群体,如王鼎钧、郑愁
               传部,表示不要搞大批判。省委也开了会,省委宣                            予、洛夫、纪弦、痖弦、白先勇、陈映真、聂华
               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俞林代表组织与我谈话,要                            苓、於梨华、陈若曦、余光中、黄春明等,他们已
      第        我正确认识此事,让我自己写一个检查,解释说明                            经在海外文坛名声和影响很大了。
      三        此事,把我的检查,也发至全省县团级。此事就这                                70年代后期开始接触台港文学,觉得台港文学
      十
      三        样有惊无险过去了。                                         很有水平,价值观、艺术表现手法比较新颖。当时
      期
                   后来当代文学教材,由十几个院校联合编写,                          由于出国比较艰难,我就把他们请进来,邀请他们
               分别作为当代文学史与当代文学辅导教材,又把当                            到江西大学来讲学。比如陈若曦、於梨华、施淑
      18
               代文学优秀作品进行选编成书,供学生们阅读。我                            青、赵淑侠等。他们来校讲演,礼堂被挤得水泄不
               当时分担的是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部分。而我个人                            通,讲台地下也坐满了人,礼堂窗户都爬了人,场
               仍觉得不能畅所欲言,就决定独立编写了《中国当                            面非常壮观。我从77级开始,就单独开设了台港文
               代文学史新编》一书,这本书是当代文学第一部以                            学及海外华文文学选修课,并在全校开了跨学科的
               个人名义编写的教材,丁玲写了序。这本书的初稿                            选修课,每次上大课,一个大教室都是都挤得满满
               我给丁玲看了,她觉得有特色,就推荐给了几家出                            的,后面还站了不少旁听者。我对台港澳暨海外华
               版社,可都担心发行量上不去,怕赔本,不敢接                             文文学的关注主要是来自于新鲜感。之前一直觉得
               受。我就给了江西教育出版社,他们表示可以出,                            很陌生,想更加深入地研究;另一点就是通过文本
               但要我保证能发行一万册以上。我二话没说就签约                            分析,深知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文学功底,文化
               保证。我找了个书商去操作,第一次印刷就发行了                            传统更接近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他们又多一重
               一万。时全国专升本考试,急需要教材,书商有全                            海外文化的熏陶。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作家必须要
               国发行渠道,不断催着要书,一两年下来,据说竟                            有多元文化的融合,靠单一的文化,单枪匹马地闯
               销售了五十万以上。书商不让我知道销售情况,怕                            荡,是很难走得坚实稳重久远的,就如我们的西部
               我要分钱,其实,我根本不在乎钱,能出版有人读                            文学。我一直对西部文学有些不同的看法,相对来
               我就心满意足了。                                          说他们还是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意识、现代意识。
                   李: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您把主要精力                         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一个趋势,中国文学要走向
               转移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从《台湾新文学史                            世界,除了有本土传统文化,还要吸收西方多元文
               初编》到《世界华文文学概要》,从《离散与文                             化的营养。90年代初,我曾写过一篇长文《走出西
               学》到《八零后文存》,都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部文学小农意识的阴影》,当时是施战军从故纸堆
               的重要成果,请您谈谈当初进行学术转向的主要原                            发掘出来,刊登在《作家报》一整版。我对路遥、
               因,这一转向对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                            陈忠实、贾平凹为代表的西部文学有了一些批评,
               响?                                                提出要走出小农意识阴影,要有现代意识,多元文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