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葉周
P. 87

│莫斯科:蕭斯塔科維奇和他的見證│087





                   故人終將遠去,歷史卻永遠不能被遺忘。讀了蕭斯塔科維奇
               (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口述回憶錄《見證》,該書
               是這位蘇聯時期最負盛名的音樂家,在晚年口述完成,並囑咐年

               輕的音樂學家伏爾科夫帶到外國發表的回憶錄。《見證》為讀者
               和史學研究者揭開了一道厚重的黑幕,從他在史達林統治時期的
               創作生活,世人了解了鐵幕之內,威權之下,一個音樂家所經受
               的心靈折磨。

                   「等待槍決是一個折磨了我一輩子的主題。」晚年的蕭斯塔
               科維奇向伏爾科夫講述往事時,在長時間的沉默後說道。凝視蕭
               斯塔科維奇的照片,他緊抿著雙唇,目光專注地註視著前方。這
               目光中沒有溫情,他的鼻梁堅挺,更凸現了眼睛的深邃,而在這

               深邃中,卻充滿了警覺和防範。有時他會用那雙優雅的鋼琴家的
               手托著下頜沉思,那時臉微微俯下,眼睛躲在了深黑色的圓形
               鏡片後,變得意義不明了。也有的時候,他脖子微縮著,卻又
               顯出了心中時時湧現,無法排遣的恐懼。他顯然不是一個無所

               畏懼的人。也許正因為這樣,他才顯得更真實。他說一生都在
               等待槍決。所以從他的相片上看,即便是穿上了筆挺的西裝,
               有時也顯出難以掩飾的虛弱,精神繃緊了,時間太久,都快撐不
               住了。

                   1934年,蕭斯塔科維奇28歲,已經發表了一系列重要作品,
               是蘇聯音樂界最閃耀奪目的新星。同年,他的歌劇《姆岑斯克縣
               的麥克白夫人》在列寧格勒舉行首演,好評如潮,不久開始在歐
               美各國公演。一年多後史達林出席觀看了該劇在莫斯科的首演,

               第一幕還沒結束便憤然離場。之後,《真理報》發表了一篇題
               為《混亂而非音樂》的文章,對歌劇及其作者進行猛烈的抨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