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115年國北護碩士班甄試備審資料
P. 10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碩士班






          參、  自傳│書審 4.





                一、  具備研究生特質之素養


                      成長背景與價值觀

                       求學時期因家庭經濟資源有限,我選擇必須畢業一年後才能參與聯招報考的夜二專學制,考取
                       公立學校半工半讀(國立臺北商專商業文書科),從宜蘭北上求學,這段過程使我養成了自律與
                       堅毅的特質,以及於壓力中磨練有效規劃時間、平衡工作與學習,而這份堅持正是我後來能在
                       職涯中持續深耕、並不斷進修的重要心智與信念。


                      研究生特質


                       透過自我的生命歷程中,我認為自己已逐步具備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領域研究生所需的核心特
                       質:


                       • 同理心 —善於傾聽與理解不同個體的情感需求,尊重多元表達與情緒共感。
                       • 耐心與穩定性 —面對事件的處理,能保持冷靜梳理排序。
                       • 反思能力 —透過生命服務的體察,死亡不只是個人生命的終點,而是一個家庭及社會的鏡

                          像,能從中能觀察到存在結構性之需求,進而能轉化為研究問題。
                       • 跨領域整合能力 —結合行政能力、殯葬管理與心理衛生思維,發展多角度視野。
                       • 自律與堅毅 —至今持續的學習與進修,展現長期自我要求與不懈追求學習的精神。
                       • 社會心 —長期在殯葬體系的後勤與管理工作中,我得以以第三方視角觀察生命服務的全
                          貌,認為社會關懷並非止於感性同理,而更需著重於制度改善與公共教育的推進,以及如何

                          讓殯葬與心理支持體系更貼近真實需求,讓死亡議題在社會中被理解與尊重。。

                       這些特質有助我能在研究中兼顧學術深度與實務考量,並在面對研究專案時,發揮足以承擔的
                       專業態度與研究潛力。



                二、  學習動機

                  具備殯葬產業的專業素養


                    從行政庶務逐漸轉為管理職責的歷練下,逐步累積各面向執行能力與實務經驗。


                  追隨產、官、學的脈動

                    在積極未間斷的學習與殯葬思維更迭的觀察,加深我體悟殯葬與生死的連結不僅止於流於儀式,
                    更承載著個人與社會關係的連結、以及教育與文化間更深層的意涵與功能。







          呂玟慧    115 年度碩士班甄試申請                                                                                  9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