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No.22 關照季刊 Apr 2025
P. 33

第二十二期 季刊





            (二)兒童的自責提問—「是不是                               子談悲傷可能會有的哪些反應,並告
                    因為我們不乖,爸媽才會被                          訴他們會有這些反應都是正常的,也
                    殺?」                                   是屬於他們悲傷的權利,例如:

                 以本案件為例,兩名幼童分別是
                                                          1. 我可以有和別人不同的感受
            6、7 歲,他們在案發後曾經詢問其他
                                                             我可以生氣、傷心、麻木空白,甚
            長輩「是不是因為我們不乖,爸媽才
                                                             至沒有感覺;我可以有時候很難過、
            會被殺?」這樣讓人心疼的反應,也
                                                             有時候又感到快樂。
            一再提醒著在陪伴兒童的悲傷輔導過
                                                          2. 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悲傷
            程中,檢視並評估兒童如何看待喪親
                                                             當我想要聊聊時,我可以找信任的
            和死亡的概念是重要的。本起事件中,
                                                             大人說;但當我不想說時,我也可
            兩位幼童因為父母被殺害而感到自
                                                             以不說,有時候我也可以去玩玩
            責,又因父母生前曾經被鄰居警告過
                                                             具,在合適的場所大笑、大叫、大
            小孩的吵鬧聲影響到該位鄰居生活,
                                                             哭發洩情緒,這不代表我很壞。
            導致孩子將事件聯想在一起,認為是
                                                          3. 我可以請求協助
            自己不乖才會導致爸媽的不幸,而感
                                                             我可以告訴大人我需要他們的關心
            到內疚、懊悔。此時,助人工作者以
                                                             和需要和他們說話。
            及兒童身邊的暫時照顧者應與兒童澄
                                                          4. 我可以對生活瑣事感到厭煩
            清其父母之死與兒童先前做的事並無
                                                             當我對人、事、物感到厭煩或煩躁
            關係,正面且詳細地解釋親人死亡的
                                                             時,我可以告知大人說我需要有自
            原因,並以對話引導的方式,探究出
                                                             己休息與躲起來的時間與空間。
            孩童的想法,以及會這麼想的原因。
                                                          5. 我可以有突發的情緒
            對孩子而言,內疚和後悔是不容易被
                                                             悲傷的感覺有時可能會突然出現,
            了解和表達的情緒,但也不能輕視或
                                                             或是強烈的讓人感到害怕。
            認為孩子不會有這些情緒和想法,可
                                                          6. 我可以說出對死亡事件的疑惑
            透過遊戲治療、藝術治療等相關輔助
                                                             我可以表達對死亡的疑惑與好奇,
            活動形式,邀請孩子多談談內疚和後
                                                             但若找不到答案也沒關係,這世界
            悔的感受,從中也能進一步紓緩事件
                                                             上很多事情沒有答案。
            發生後的緊張和難過氣氛。
                                                          7. 我可以想念或說出對死去的親人
            (三)如何陪伴喪親兒童                                      的感受和回憶

                 在陪伴兒童經歷悲傷時,失親兒                              我可以試著找信任的家人、朋友或
            福利基金會(2021)分享到,可與孩                               老師說說心裡的感受,可以寫信、




                                                                                        專業.迅速.誠信.合理 29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