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No.17關照季刊 Aug 2023
P. 43
第十七期 季刊
悲 傷 奪 (disenfranchised grief) 一 詞 是
1989 年由學者 年由學者 Kenneth J.
悲傷(Grief,部分書籍翻譯成
Doke 提出,定義為當喪親者發生了
哀傷)為對個人失落的反應,亦可
失落,卻無法或不能公開承認哀悼
視一不願意放棄失落標的 (Target)
被社會支持。Doka(2002) 認為悲傷
的反應,它是一個有層次的歷程,
剝奪的原因主要有五個,第一為哀
每個人=對悲傷都有獨特感,悲傷
傷者與死的關係不被承認、二亡三
也不是只有喪親的親友會發生,也
為死亡原因特殊、第四個哀傷者不
可能因衝擊或不可逆殘缺引起受,
被承認及五喪親者的哀悼方式不被
因死亡而產生悲傷的人稱悲傷者或
接納(吳, 2021)。
哀傷者,悲傷沒有固定狀態,是一
種歷程非難過、害怕等情緒狀態, 關係不被承認,指喪親者與
悲傷的過程可能為一至兩年,也可 死的沒有獲得社會可就剝奪狀況產
能更久直存在(吳,2021)。悲傷 生,而這裡所指的關係為「親密的
常是各種心理及生疾病的潛在)。 關係,只有存在於配偶與直系血之
悲傷常是各種心理及生疾病的潛在 間」常見被悲傷剝「親密的關係,
原因,是個人失落產生的情緒、理 只有存在於配偶與直系血之間」常
和知覺反應行為社會複雜交錯過 見被悲傷剝奪的關係有兩種,第一
程感到傷心出現哭泣的表(黃, 為原則上知道非直系血親如:朋友、
2005),是一種痛苦的經驗(李, 同事前妻夫、前……等,第二種為
2012)。 非傳統的關係如婚外情。
悲傷剝奪 死亡不被承認,指沒有社會
視為重要文化不認為或願意這些事
以吳秀碧在失落、哀傷諮商與
件有實質上的失落,如:流產、墮
治療 - 客體角色轉換模式一書中,
胎 。
整理 悲傷剝奪相關資訊,悲傷剝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