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顯微鏡
P. 21
狀相若,則出血的部位在腎小管或與腎結石及下泌尿道感染關。
2.白血球
- 以 PMN 為主
- 在稀釋及低張尿液中,PMN 會膨脹 (Glitter cells)
- 正常範圍:≦ 1 cell/HPF male
1-5 cells/HPF female
- Pyuria: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 Eosinophils: Drug-induced interstitial nephritis
以 Hansel secretion stain (methylene blue and eosin Y in methanol)染色,觀察 100-500
cells,大於 1%者為有臨床意義
- Lymphocyte: Renal graft rejection
3.上皮細胞
(a)Squamous epi. cell
- 分布於尿道後1/3,細胞質與核比1:6
- 大量出現時,多來自陰道或外陰部的污染
(b)Transitional epi. cell
- 分布於腎盂、輸尿管、膀胱及尿道前 2/3
- 多邊形或尾狀,較腎小管上皮細胞大 (20-30 m)、細胞核圓且位於細胞中央,且有內
一外細胞質邊緣 (endo-ecto cytoplasmic rim),細胞質與核比 1:3。
- 少量正常,大量出現且未有機械性傷害尿道,有可能與腎盂至膀胱任何部位
的細胞癌有關,可以 Pap stain 確認。
(c)Renal tubular epi.
- 長橢圓或卵圓形(15-25 m),核小且偏心,細胞質具嗜酸性粗顆粒,細胞質核比 1:1
- 大量出現於腎小管變性、如急性腎小管壞死、藥物或重金屬中毒
4.圓柱
(a)生成:以亨利氏管上升支及遠曲小管分泌的 Tamm-Horsfall protein 為基質
- 在酸性尿液、高鹽、高離子濃度、及尿液流速緩慢與過量血漿蛋白進入絲球體時最易
形成。
(b)種類
(1)Hyaline cast:
- 正常範圍:<2/LPF
- 見於劇烈運動、發燒、充血性心臟衰竭、使用利尿劑;大量出現於腎絲球腎炎及腎
盂腎炎。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