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顯微鏡
P. 3
校正方法:使用平面物鏡 (plan objective),以產生平視野。
(2)色相差 (Chromatic aberration):
透鏡作用似稜鏡,光線通過時生不同顏色的光,波長較長的如紅光,折射率較大,
聚焦較遠,而藍光波長較短,聚焦較短,而生色差,結果是視野邊緣被紅光包圍。
校正方法:以多重透鏡相互抵消,稱消色相差物鏡 (achromatic or apochromatic
objective)。
(3)彎曲相差 (Curvature aberration):
球面相差嚴重時,會使原為直線的物體會變成彎曲的影像。
四、焦深 (Depth of focus)或視野深 (Depth of field):
顯微鏡對焦於檢體時,在對焦平面的上下一段距離內,檢體的影像仍然清晰,此距離
即稱謂之。由此知,NA 愈大,解像力愈好,但焦深變短。
五、工作距離 (Working distance):
為物鏡鏡頭頂端至檢體間的距離稱之。放大倍率愈大,距離愈短。
(因此,工作距離愈長,焦深愈大,NA 較低,解像力較差)
六、照明系統:
Koehler 照明 (Koehler illumination):
光源先聚焦於聚光鏡,再聚焦於檢體。因光源沒有直接投射於檢體上,故不會造成視
野中的亮度不均勻。目前顯微鏡多使用此系統,光源為鎢絲燈或鹵素燈。
七、聚光鏡(Condenser):
- 調整時能獲得明亮及均勻的視野,並影響解像力、對比、焦深和明亮度。
- 降低聚光鏡會增加明暗對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