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6 - 道德经
P. 256
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的现象。虞翻说:震称帝,王谓
五,否乾为王,体观象,艮为宗庙,变折坤牛,休噬嗑食,故王
用享于帝,得位故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何谓“十朋之黾”?虞翻认为:谓上从外来益初也,故“或
益之”矣。二得正远应,利三之正,已得承之。坤数十,损兑为
朋;谓三变离为龟,故“十朋之龟”。坤为永,上之三得正,故
曰“永贞吉”。
六三当益之时,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
用圭”的现象。虞翻说:坤为事,三多凶,上来益三得正,故益
凶事,无咎。公谓三伏阳也,三动体坎,故有孚;震为中行,为
告,位在中,故曰中行。三,公位,乾为圭,乾之三,故告公用
圭。圭,桓圭也。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于益之时,具有“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的现
象。虞翻认为:中行,谓震位在中,震为行为从,故曰中行。公
谓三,三上失位,四利三之正,已得以为实,故告公从矣。坎为
志,三之上,有两坎象,故以益志也。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九五阳刚居于尊位,当益之时,具有“有孚惠心,勿问,元
吉。有孚惠我德”的现象。虞翻说:谓三上也,震为问,三上易
位,三五体坎,已成既济,坎为心,故有孚惠心,勿问元吉。
崔憬认为:居中履尊,当位有应,而损上之时,自一以损已
为念,虽有孚于国,惠心及下,终不言,以彰己功,故曰有孚惠
心,勿问,问犹言也,如是则获元吉,且为下所信而怀己德,故
曰有孚惠我德。君虽不言人惠其德,则我大得志也。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虞翻又说:君子谓乾。上之三离为见,乾为善,坤为过,坤
三进之乾四,故见善则迁。四之坤初,改坤之过,体复象,复以
自知,故有过则改也。
上九居于阴位,当益之时,具有“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
自然易 -- 251/323 -- Sep.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