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56

貪污會比扁輕,同樣無罪推論,為何扁卸任就羈押,馬卻不必,蔡

                   的欺軟怕硬欠缺公義。維基解密在 2017 年公佈,蔡曾告訴 AIT 駐台

                   代表司徒文說:「民進黨內部認為關阿扁總統對民進黨大選有利。」

                   最毒婦人心,蔡英文實在可怕。


                   3、兩性平權運動


                         蔡英文最關心的政績,就是同性戀。從未有一國領袖,不管人

                   民生活,整天掛心同性戀立法。2011 年 4 月施明德曾批評說:「蔡

                   英文是女性同志性向,應大方出櫃。」又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

                   擾之」。兩性從來不是社會問題,蔡為總統代表兩性平等,對主張性

                   自主,多元性教育,訂立兩性平等,蔡選舉也將兩性平權視為政

                   見。然而一上台不顧社會現況,硬推兩性平權,主張不同性別在社

                   會和家庭,應享有平等權利。故「兩性平權」被列入《世界人權宣
                   言》,目的是營造社會性別平等,同工同酬,不只在政治、工作或生

                   活中享受平等待遇。


                         台灣早期為母系社會,從婚姻時母舅地位看出平埔族遺傳,後

                   因漢化兌變為父系,母性在台灣顯少發生兩性問題。直到蔡提出了

                   與社會認知不同概念,翻轉了兩性觀念,台灣人始知兩性平等意

                   涵,除了男女平等,更涵蓋性別、性傾向、同性戀、變態戀、跨性

                   別和同志婚姻等多元概念,範圍不僅是社會和經濟待遇平等,還包

                   括性別平等教育法在內。


                         這麼大的變革,蔡一就職,不管社會看法,硬要推動「婦女新
                   知基金會」的「兩性工作平等法」。這法原是好的,為工作婦女爭取

                   懷孕歧視、性別歧視、性騷擾防治、育嬰留職停薪。爭取家庭照

                   顧、生理假、哺乳時間以及託嬰等,基本上社會有共識的法案。為

                   使立法完備,2004 年頒佈世界首例的「性別平等教育法」。2005  年

                   又通過「性騷擾防治法」,引入「性騷擾」概念。


                         台灣已從男尊女卑轉為兩性平等,然而性別平等,因民法親屬
                   編仍有「冠夫姓」、「離婚子女監護權歸父親」、「婚後財產歸夫所


                                                            53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