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54
2017 年全代會,蔡說:「我們這一代人的任務,就是為台灣打
造一個更完善運作的民主憲政體系。」等到 12 月通過「公投法」,
除通過 18 歲公投,人民關切的憲政改革,如領土、國名和國旗全被
否決,這是蔡說話不算話證據,也是蔡 2018 年選舉大敗原因。
2018 年民進黨敗選,在全民要求負責下,蔡請辭黨主席,但對
於人民要求「清君側」,原以為選對會,會自尊的離開,不但沒有在
蔡指示下,讓「保皇黨」卓榮泰接任,在蔡的算計下,選對會成為
2020 年推舉蔡連任及立委提名的黨內主力。
2、黨政分離
2008 年大選,蔡痛斥馬兼任黨主席是黨政不分,想搞獨裁。等
到蔡勝選,則改口稱總統兼黨主席是好事。馬施政敗在「黨政分
離」,馬為了專制,擺脫大老干政,不採「以黨領政」,改採「黨政
分離」,為了架空黨,在中常會前二日,召開五院的「五人小組」,
接著召開「中山會報」,將會議成果移到「中常會」通過,中常會成
為背書單位。
馬將黨虛級化,權力真空,除了行政及民代經常爆光,其他幾
乎成為社會陌生,等到 2016 年大選,才發現黨內有知名度,足以代
表黨參選總統,除朱立倫、王金平、吳敦義等幾乎無人。
馬的失敗反成蔡的學習,因蔡在黨內資淺,2008 年當選主席非
因才能或奮鬥得來,是時勢造英雌,民進黨在扁案涉入貪腐,四天
王不敢出面,蔡夾著財力清理殘局,在陳菊、陳明文聳擁下當選主
席,因缺理想無法執行「以黨領政」,故以個人思惟做為施政目標。
蔡將民進黨視為踏階,並非革命理想,不會考慮黨的未來,只
考慮個人得失,這種施政理念,就會出現任用「老藍男」以及不願
赦扁現象。就以蔡任用「老藍男」,大家都知道國民黨獨裁,以殖民
管理,養尊處優,是拖垮國民黨關鍵。
蔡對此無感,在學時未參與社運,海外留學與政治隔離,1984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