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小市民心聲---從盼望到失望
P. 69

歷史困境,而不是內部爭議」。她會盡快啟動論述,從「外交與國際

                   參與」、「區域安全與兩岸」、「國防」、「自由人權」、「政治體制」、

                   「財經」、「社福」、「勞動」、「農林漁牧」、「教育與文化」、「數位科

                   技」及「國土規劃」等十二面向,逐項討論。」


                         這十二面向,幕僚指出係根據黨綱延生,1999 年修正的行動綱

                   領有十項,這次再加入「數位科技」與「國土規劃」。台灣歷經三次

                   政黨輪替,人民期盼能連結到修憲權責相符的政府。

                         憲改台大教授顏厥安表示支持,但提議憲改的焦點,應是內閣

                   制或總統制、五權憲法或三權分立等政府體制,至於「票票不等

                   值」與修憲門檻太高等問題也該討論。


                         顏指出李登輝在 1997 年修憲,擔心閣揆無法通過國會,就廢掉

                   「國會同意權」,搞「大總統制」,現在監察院、考試院與司法院的

                   院長,都要國會同意,只有行政院不必。此外,陳水扁在 2005 年修

                   憲,立委席次減半,衍生「票票不等值」,顏表示他雖支持「單一選

                   區兩票制」,但以台灣人口與經濟力,國會議員二百席也不算多。

                         蔡的修憲不但轉移「赦扁」議題,立院黨團立刻成立修憲小

                   組。柯建銘為對口,「新境界基金會」董事長邱義仁也參與討論,提

                   出成果,認為「十八歲公民權」的社會共識較高,通過機率大,同

                   時認為目前 3/4 立委支持的修憲門檻過高,希望「降低」,未來要修

                   改整部憲法的機率才會提高。


                         至於蔡所提「票票不等值」和「人權條款」,以及「權責更相

                   符、分工更清楚、各級政府更有效率」等涉及「總統制」或「內閣

                   制」的政府體制,則等下次會期再討論。


                         這次轉移「赦扁」議題,提出的修憲,匆促提出故無準備,對
                   何時實施,也都無時間表。民進黨立委討論時,像蘇巧慧主張將

                   「兩國論」入憲,引來在野黨反對,國民黨團書記長林為洲堅決反

                   對在修憲過程納入「兩國論」、「變更國土」等議題。


                         修憲帶來不同意見,民進黨團書記長何欣純表示,黨團並未設
                                                            66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