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05-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五_解怨釋結第九
P. 31

和尚闍黎。有怨懟者。同壇尊證。有怨懟者。同學眷屬。

                  上中下座。有怨懟者。有緣無緣。廣及十方。四生六道。

                  三世眾怨。若對非對。若輕若重。各及眷屬。某等若於六

                  道一切眾生中。有怨懟者。於未來現在應受對者。今日懺

                  悔。願乞除滅。若六道一切眾生。各各有怨懟者。某等今

                  日。以慈悲心。無怨親想。普為三世眾怨。求哀懺悔。願

                  皆捨施。無復惡念相加。懷毒相向。願六道一切眾生。亦


                  同共捨施。一切歡喜。從今解結。無復嗔恨。各自恭敬。

                  念報恩心。等諸佛心。同諸佛願。各各至心。皈依世間大

                  慈悲父。】



                    無始以來,我們在師長和同修間以及四生六道一切眾生

                  處造下了無量怨對,只有離開怨親的分別,以慈悲心發願

                  行菩薩道、救度一切眾生,真誠地懺悔,才會消除。




                  在青原山體光大和尚的道場,有一放生池。我們一行數人

                  準備進殿拜佛,忽聽人言:「這麼多魚!」於是大家駐足

                  觀看。第一眼見到的是,裡邊有許多出家人在游來游去,

                  有老有少,有的在戲耍,有的在爭鬥。再看,則是各種魚

                  類。



                    我們之中,有人問魚:你們是哪裡的僧眾,怎麼會在放

                  生池中做魚?




                    魚眾回答,它們都曾是歷代在這寺裡修行的出家人,因

                  犯種種罪業墮入地獄受報,或長或短,罪滿得出作魚身。

                  因過去生與此寺有緣,又被居士買來放生到此池中,能天

                  天聽經聞法,來生即可作人。還會出家,在此修行,求我






                                                           30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