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05-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五_解怨釋結第九
        P. 28
     億劫,何況我們對師長造下過無量無邊的惡業,捨身之後
                  必定也會同樣墮落,為什麼呢?對師長不懈的教誨從來不
                  肯如法修行,經常違逆自己的各位師長,或對於師長的給
                  予從不滿足,師徒之間互相嗔恨,無量劫來或喜或嗔造下
                  不可稱計的罪業。佛經上說,一念嗔心就會有無量的怨
                  恨,這種怨恨不但六親眷屬有,師徒弟子之間常常更有甚
                  之。雖然出了家共在一處修行,卻不相信出家是遠離煩惱
                  之法,不知道忍辱不嗔是安樂之行,不知道平等無別是菩
                  提道,不知道遠離妄想是出世解脫之心。師父和弟子在一
                  起修行,但因宿業惡緣未了、煩惱未斷,互相爭來鬥去,
                  所以世世不得和合共住。
                    有的出家人對於同學共師的師兄弟有了進步,比如當了
                  知事或接了衣缽,便生起了煩惱,心懷嗔毒,不能用客觀
                  眼光看待,不知道別人的陞遷進步是宿世修行福德智慧所
                  致,而自己的善根則遠遠不足,用煩惱有漏的心妄生高
                  下,起了爭鬥,很少能與大眾和合共住,更不能謙和禮
                  讓,只知道嫌恨他人,從不反省自己的過失,卻只談他人
                  的短處,乃至被貪嗔癡三毒所驅使造謠誹謗,而沒有絲毫
                  忠信、恭敬的善念,更別說意識到自己已經違背了佛的戒
                  律。
                    他們就像世俗人那樣高聲大叫、用惡毒的語言辱罵,完
                  全不信受師長的教誨,僧團內的上中下座和師兄弟之間,
                  各懷嗔恨互相談是說非。我們每個人在惡道中都有許多怨
                  親債主,這些人許多就是我們宿世的師徒和同修師兄弟,
                  因為當時一念嗔恨導致了無量無邊的怨對,所以佛經上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