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05-9漫談慈悲梁皇寶懺電子書_卷五_解怨釋結第九
        P. 29
     說,今世一絲一毫的嗔恨心和忌妒心,都會在後世變得越
                  來越大,造成大的怨仇,更何況一生所起的惡念惡行呢?
                  這段懺文非常重要,它講述了我們佛門內部的修行人隨順
                  自己的煩惱而導致的種種是非爭鬥,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攝
                  心守戒,即使進了佛門、出了家,也常常受貪嗔癡三毒的
                  驅使在師長和同修間造下種種的罪業。佛曾在《阿難七夢
                  經》中預言,「當來比丘,善心轉少,惡逆熾盛,共相殺
                  害,不可稱計」、「當來比丘,懷毒嫉妒,至相殺害,道士
                  斬頭,白衣視之,諫訶不從,死入地獄」,這都是佛所不
                  願意見到的。
                  歷史上,類似懺文中所記述的事確實有不少,大家看《六
                  祖壇經》,那些為了衣缽不尊師教而追殺六祖慧能大師的
                  豈是外人?宣化上人早年剛出家時勤苦修行,為了眾生開
                  始在佛前跪念《地藏經》,結果某同門師兄生起了煩惱,
                  武斷地認為這個師弟是在假裝修行以求供養,把宣化上人
                  痛打了一頓,這就是懺文中「升進之日。便含毒懷嗔。而
                  不自言。宿習智慧。彼有福德。我無善根。有漏之心。亟
                  生高下。多起鬥諍。少能和合。不能推厚居薄。更相嫌
                  恨。不省己非。唯談他短」的真實寫照。
                  佛早預言,末法時期鬥爭堅固,看看當前佛教內部宗派林
                  立、時有互相詆毀甚至同門相殘的事情發生,這都是在佛
                  門內部的師長或同修間造下的罪業,我們每一個人今生宿
                  世都可能作過,應該痛徹懺悔。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