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的式微与复兴之路
P. 14

有的特有神明,如拿督公、大伯公以及仙师爷和四师爷等。这些地方性神祇的出现与发展,

               标志着马来西亚华人开始选择落叶生根,适应了马来西亚的环境后并定居下来,而非落叶

               归根(Chin 和 Lee,2014 年)。随着马来西亚华人开始更多的选择长期居留甚至落地生

               根,许多相应的华人寺庙或宗教场所也得以建立。这些寺庙很多时候都扮演了华人社区中

               心的角色,并在华人社会里头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三教合一的“华人民间宗教”与马来西亚本土华人神明的特殊现象,并非一夜之间

               形成,而是华人自身的文明与宗教(儒道释)之间相互融合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将这

               些宗教统称为“华人传统宗教(TCR)”。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被排除在外,尽管一些华人

               民间宗教,如德教会等组织,在其教义中也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教义纳入其中。然而从

               华人宗教发展的历史角度来看,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于华人的文化传统而言,更应被归类

                           1
               成外来宗教 。因此,在这项研究中,这类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将被归类为“非华
               人传统宗教”(Non-TCR)。只是根据这个标准,由于佛教起源于印度而非中国,因此似

               乎更应该被归类为非华人传统宗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将佛教归类到为“华人传统宗

               教”而不是“非华人传统宗教”,研究团队的这一决定,考量的并不是佛教在地理意义上的

               起源,而是基于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经历与融合的实际情况。佛教在中国经历了诸多的“汉
               化”过程,并在最终融入中国文化当中,若果追溯起来,佛教自隋唐时期以来即已大兴,

               并被中国的普罗大众所接受(Oh,2000 年)。这一“汉化”过程,事实上也让许多佛教的

               修行者在吸收道教和儒家的思想以后整合到佛教的教理当中,并据此开创了禅宗一脉。佛

               教传承至今,也已深深地融入了华人的社会当中。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里头也不例外,佛

               教在马来西亚华人社群中曾推动了复兴运动,并在华人社会里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因此,

               许多华人都会把自己定义成佛教徒并遵循佛教教义行事。这种情况始于于二十世纪初的佛

               教推广运动,当时许多佛教团体(如槟城佛教会)等相关团体也得以陆续创立。(Trevor

               O. 1992, 333)。






               1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结缘于中东,同属亚伯拉罕诸教之一。它们于公元七世纪开始与中国文明产生接触,但
               却没有在中国境内广泛传播。为此,由始至终伊斯兰教的信徒在中国社会中都被视为少数民族的专属宗教;
               另外基督教在中国境内传播过程中也遭受了两次较大的挫折(Jones 2005).,第一次发生在公元 845 年,第二
               次则发生于元朝的崩溃之后。其后在清朝时期基督教才得以恢复元气并在中国慢慢兴起。
                                                              2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