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法海泛舟
P. 176

法海
 泛舟




 居士组织的特色是产业管理及日常会务由一个在家居士组  些寺庙无法扮演此角色而自行设立佛教组织。由于当时缺少能

 成的委员会来处理。居士组织都有礼请出家人为宗教导师,但  讲经说法的僧人,因此新成立的佛教组织不经意地成了居士组
 导师可能是一年到来几次,或数年来一次。  织。
 1925 年,我国出现了首个居士组织,80 年代时则居士组  从第二个角度来看,一直到二战前后,寺庙几乎仅扮演

 织纷纷涌现,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居士组织的涌现呢?  膜拜场所的角色,鲜少有讲经说法的教育活动,更甭论办青少
                                                                               第
 这些居士组织的成立,不可能和杨仁山、欧阳渐等居士推  年活动。当时,作为移民膜拜场所的寺庙,已渐渐无法满足一
                                                                               二
 动的居士佛教理念有关。这些居士组织的缘起,完全没提到居  些青少年的需要。尤其在中国赤化、朝鲜战争后,越来越多青                      辑
                                                                               ·
 士佛教的理念,领导人对居士佛教的由来、理念可说一无所知。  少年在我国定居,并接受中学教育。这些青少年无法接受仅是                     舟 痕 留 过
 正确来说,居士组织的成立,是应当代社会需求而演变出  膜拜的宗教,他们开始探索佛教的教理,也需要自娱的康乐活

 来的。这主要有两大因素。其一是时代变迁后,有心学佛的人  动。传统寺庙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此背景下,1955 年,
 越来越多,但僧众没有相应增加。其二是于 1970 年成立的马  首个佛教青年组织在槟城佛学院成立。这个青年组织虽附属在                   佛 教 西 亚 发 角 色 展 的 居 士 浅 论 组 马 来 织 在

 佛青总会,作为一个全国性居士组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母会,但有某种程度的自由。
 所以居士组织的出现,可从上述两个角度来探索。  1957 年 8 月美籍法师苏曼迦罗(Ven. Sumangalo)来到
 从第一个角度来看,民国成立后,新的西方教育制度取代  马来亚,在他的大力鼓吹推动下,有某种程度自主权的佛青组

 了传统的私塾教育。教育变得普及,越来越多的移民后裔开始  织纷纷成立。马六甲佛教会青年团、吉隆坡西明寺青年团、槟
 接受小学乃至中学教育。有些接受了良好教育、名义上是佛教  城暹罗庙 Wat Chaiyamangalaram 青年团、吉打佛学院青年
 徒的移民后裔,已无法接受仅是膜拜的传统信仰,而开始寻找  团、吉中佛教会青年团、太平佛教会青年团于 1958 年成立。

 他们心目中的正信佛教。  接着,峇都巴辖佛教会青年团于 1959 年成立,雪兰莪佛教会
 这点也可从 1925 年成立槟城佛学院的缘起窥见一斑。该  青年团及丁加奴佛教会青年团于 1960 年成立。再下来,吉兰
 缘起提到当时的寺庙(似乎在暗喻当时的广福宫)没有提倡正  丹佛教会青年团于 1961 年成立,昔加末佛教会青年团于 1962
 3
 信佛教 ,神佛不分,因此有必要组成提倡正信的佛学院。由  年成立。这些佛青组织都是居士组织,它们可说是马来西亚居
 此可见,当时已有越来越多人倾向正信佛教,但有碍于当时一  士组织的先驱者。

                  上述青年团于 1958 年 12 月 24 至 27 日在槟城佛学院开
 3  参 阅 Benny Liow,  An Outline of Buddhism in Malaysia.  10th Anniversary Souvenir Magazine of Young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PP1242-249.  会,成立了马来亚佛教青年联合会(Malayan Buddhist Youth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174                                                                          175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