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4 - 法海泛舟
P. 264
法海
泛舟
1
子共同学习、修持、教导、弘扬佛法的群体 。这点可以从释 维沙卡(Vishaka)是女众中最著名的供养者,也是证得
迦牟尼佛时代的僧俗关系取得进一步的理解。 须陀洹果的修行者。她引导她的丈夫、家公及家人皈依三宝。
佛陀还曾委托她处理女众僧团的一些事务,可见在家人在情况
(二)僧俗关系密切地位平等的时代 所需时,可涉及僧团事务。她曾当面劝阻一位比丘 Udayin 的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就建立了僧俗关系密切、地位平等的 不当行为,而当这位比丘不理睬她时,她就把此事报告给僧团。
模式,这也是佛法最兴盛的时代。以下例子可以佐证,佛陀时 还有,净饭王不仅是一位政治工作者,一位佛法的护持
第
代的在家人,不仅供养僧众,学习佛法,引人学佛,也弘扬佛 者,也是一位修行人,临终证悟阿罗汉果。另一位国王频彼沙 三
辑
法、自修。 罗王也是证得须陀含修行者。 ·
远 航 启 帆
被佛陀赞 扬为在家弘法 第一的质多(Citta of 耆婆(Jivaka)是位医师,他供养僧团,也熏习佛法,证
Macchikasanda)不仅供养僧众,也弘扬佛法,曾教化五百位 得须陀洹果。
在家人皈依佛门。他也教导出家人佛法,向他们解释深奥的佛 当时僧俗平等的观念,也可以从质多和善法(Sudhama)
法 佛 住 久 僧 僧 俗 俗
理。不仅如此,他也曾和耆那教的教祖尼干陀若提子(Nigantha 法师的故事窥见一斑。善法法师因出言不逊,讥讽质多的供养
Nataputta)辩论,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他本身也修证阿那含 不够丰富,结果僧团议决善法法师须向质多忏悔。实际上,毗
果。释迦牟尼佛曾赞叹说:“假如有位母亲要她唯一的爱子步 奈耶 (Vinaya II,17-20 Patisaraniya Kamma) 详述了出家众若有
上正道,那她应告诉他要变成像质多和哈达卡一样。” 对不起在家人的行为,应如何向有关在家人忏悔道歉。
哈达卡(Hatthaka of Alavi)是另一位特出的在家弟子。
他不是以供养而闻名,而是以擅长吸引他人前来见佛、学习佛 (三)僧俗疏离的时代
法而闻名。他曾引领五百位在家人来见佛,皈依三宝。释迦牟 后阿育王时代,僧俗关系逐渐疏离。阿育王及后来的无数
尼佛问他,以什么办法吸引人们来学佛,他说:“以布施、爱 君王,给予寺庙过分的供养,导致寺庙过度豪华富有。义净法
语、利行、同事来吸引人。” 师在公元 7 世纪末到印度时如此描述:“寺庙富有得太不像话
给孤独长者是佛陀弟子中最出名的供养者,但他也是佛法 了!仓库里充满腐烂的玉米,无数的男女佣人,财库里尽是金
的弘扬者,曾破斥外道的错误见解,他也是一个证得须陀洹果 银珠宝。”过度的奢华导致僧人无须应供,无须与俗人往来,
的修行者。 最终形成有僧无俗的局面。当侵略者杀进印度,焚烧寺院,杀
1 参阅 Buddhanet, Buddhist Studies. https://www.buddhanet.net/e-learning/buddhism/disciples14.htm。 尽僧人后,印度佛教就灭亡了,因为庙外原本已没有佛教徒。
Rowing in the Dharma Sea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