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Microsoft Word - WendyÖ⁄-0430-no color_flip
P. 3
1. 前言
為實現巴黎氣候協議之承諾,企業需於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之目
標,全球資本正轉向綠化過程,使可持續金融成為市場重要趨勢。根
據全球永續投資聯盟 (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 GSIA)
報告指出,2020 年全球可持續投資資產達 35 兆美元,占全球專業
管理資產比例已逾 36%;而臺灣 2021 年之永續資產總計新台幣
20.3 兆規模,永續投資比例亦達 39.6%。在金融、監管和社會因素的
共同驅動下,投入於 ESG (即環境、社會、治理;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 研究和投資的趨勢不斷增加,反映出人們意識到 ESG
在市場和經濟中的重要性。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 指出,投資人應將 ESG 因素納入投資
決策,促使企業以持續且負責任的方式營運,以因應氣候變遷,為所
有利害關係人創造長期價值。隨資金投入可持續發展領域,各種綠色、
永續和 ESG 概念的金融商品應運而生,許多機構投資者及投資人也
開始尋求財務及非財務指標 (如經營效率與 ESG 指標) 之平衡,來
提高投資組合的風險調整報酬及長期價值。
目前文獻上有關 ESG 之研究可概分成以下 5 個類別,分別
是 (1) ESG 與財務績效之關聯性,如 Gillan et al. (2021)、Hou et
al. (2019) 等; (2) ESG 與股票報酬之關聯性,如 Khan et al. (2019); (3)
ESG 評級之可靠性及透明度,如 Gibson et al. (2021); (4) ESG 與風險
管理之間的關係,如 Devalle, A. (2017); 以及 (5) ESG 投資策略方
式,如 Chen et al. (2021)、Utz et al. (2014)、Gasser et al. (2017) 等。儘
管學術界 (如 Lassala et al., 2017) 對於企業的 ESG 表現能否為投資
人帶來更好的投資報酬尚未達成一致的見解,然而已有部分研究顯示
ESG 表現較佳的企業可能會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和風險管理優
勢;可參見 Li et al. (2022)、Friede et al. (2015)、Grewal et al. (2020)、
Eccles et al. (2014) 以及 Henke (2016) 等研究。本文主要是針對 ES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