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電子書_20200407
P. 75

經歷背景,這也讓蔡佩頴更容易找到教學切入點。例如,理工背景學


                   生與社會人文背景學生上課氣氛明顯不同,在社會人文系所上課時比


                   較熱情,案例陳述理解的頻率較為相近;理工系所學生則較為慢熱,



                   上課時也不會有太多的表情或情緒,但成果發表會或研究分享上卻是



                   相當豐厚的。能將「科學」與「傳播」互相扣連,蔡佩頴在後期授課


                   過程中,也順利找到平衡點,希望能讓學生了解,未來面對外界或媒


                   體時,如何表達與溝通應對。


























                                                    ●蔡佩頴教授







                         這幾年,蔡佩頴投入醫學大學的科學傳播教學,反而找到另一個


                   可以發揮專業的場域,在職業安全與健康促進等領域收穫頗豐。她常



                   與陽明、北醫的師長教學相長,與主開課的老師也有不錯的互動。在


                   多年期的「臺灣科普傳播事業發展計畫」中,蔡佩頴一開始接觸許多



                   科系,後來逐漸了解自己適合的領域,專注於公衛傳播,也奠定自己


                                                            75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