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課程教材(電子書版連結)ALL_Neat - 複製
P. 80
淺山˙客客 客家淺山產業學坊建建置計畫
行茶園體驗驗,內容包包含製茶、拔拔草、揀枝枝等,讓人們們從真實勞勞動中感受茶茶業
的辛勞,有有不少參與與者表示參與與過體驗後後,對於茶葉葉的認知變變得更加立立體,
也增加對茶茶葉的認同同感。無論是是茶農或是是消費者,我我們認為建建立有效的溝溝通
模式關鍵在在於「共感感」,有了共共感後方能開開啟溝通的的契機。
信念與與堅持
好的設計需需要從「搖搖籃到搖籃(Cradle tto Cradle))」,從產品品製程到回收收階
段皆須考量量到自然資資源的永續。除了茶葉葉是「100%%台灣茶」,以及茶葉逐逐批
檢驗堅持「無農藥檢出」之外,山山不枯在耕耕地選擇上主主張有限度度的坡地生產產,
不追逐高山山名氣,選選擇「中低海海拔茶區」,並採取友友善環境的耕耕作方式,專
注於順應自然的栽培培技術與嚴謹謹紮實的製製茶工藝,追追求與自然然共生的美好好滋
味。此外,茶葉的包包裝材料上採採用環境友友善的包材,茶葉包裝裝內袋採用檢檢驗
合格的鋁箔箔袋與脫氧氧劑;茶包袋袋也選擇為為「可分解玉玉米纖維(PPLA)」材質質,
外盒則是選選擇再生紙紙或FSC 認認證紙材,保保障⻝品安安全之餘,也也要守護珍珍貴
的地球資源源。另外,在包裝設計計上,山不不枯在設計及及選色時,除了融入台台灣
山林元素及及茶品特色色外,還特別別參考許多多自然色彩,這些顏色色多取材自動動植
物或自然現現象,從這這些顏色讓消消費者可以以感受到四季季更迭。
投入傳統農農產業是一一件不容易的的事情。對對我們來說,台灣茶產產業乘載了許許多
「台灣精神神」,包含地地域創生、自然環境以以及工藝文文化。我們曾曾多次到國國外
取經,曾經經到中國山山⻄許村、日日本兵庫縣縣豐岡、京都都府的綾部部、奈良等地地考
察里山地方方實踐,希希望將這些經經驗帶回台台灣。在實踐踐地方創業業的過程中,我
們遭遇到許許多困難,包含與地方方的茶農前前輩溝通、友友善茶葉栽栽培導致減產產以
及行銷推廣廣無農藥茶茶葉,這些困困難我們都都一一克服,在 2016 年我們獲得得了
金馬影展執執委會的肯肯定,成為第第 53 屆金馬影展的指指定茶品,這個榮耀讓讓我
們備受鼓舞舞,也是山山不枯的重要要里程碑。同時,我們們更期許山山不枯能永續續經
營,逐步擴擴大友善茶茶園的耕作面面積,守護護更多的台灣灣土地。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