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资料
P. 12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10.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
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特点:①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②按课授课;③按时授课。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标志: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3)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的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
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效果。它是美国的柏克
赫斯特于 1920 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
(4)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 20 世纪 50 年
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5)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
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6)现场教学——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
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1.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
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12.备课: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1)备课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
(2)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
案)。
13.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
材;(5)布置课外作业。
14.上好课的具体要求(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特征):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
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0 报名专线:400-63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