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资料
P. 14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育法) 到感化的方法。
道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
品德评价法
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8.德育途径是指德育实施的渠道或形式。包括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
校外活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其
中,教学是最基本的途径。
9.德育模式
(1)认知模式: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伯格。
主要主张: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
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
为的发生。
(2)体谅模式:代表人物:彼得·麦克费尔。
主要主张: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
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3)社会模仿模式: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主张: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
(4)价值澄清模式:代表人物:拉斯、哈明。
主要主张:这种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教师德育任务在于帮助学生
澄清已有价值观,而非强加教师认可的观念。
专题十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考点梳理
1.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
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
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3.后进生的个别教育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2 报名专线:400-630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