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资料
P. 18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

                  ②干扰抑制说:代表人物: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

             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③同化说:代表人物:奥苏贝尔。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

             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
             这是一种积极地遗忘。

                  ④动机说: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
             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⑤提取失败说:主张:提取失败是由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

                  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
             后慢的特点。

                  4.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1)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

                  (2)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

                  (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5.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防止遗忘的方法: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②合理

             分配时间。③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⑤复习方法要多样化。⑥运用
             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专题四          思维



                                                      考点梳理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2.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3.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

             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16                       报名专线:400-6300-999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