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final0629
P. 16

本專題範圍雖然為左營眷村的記憶,但組員皆有相同的共識:希望透過左營眷村道
                   出普遍眷村人的回憶。馬翊航在導讀眷村文學作品《消失的球》提到,人的離散與消逝

                                                                               18
                   固然令人感傷,然而小說家在意的,其實是記憶與再現的艱難。 為作者張啟疆下了另一
                   個註解。要讓一個時代的歷史從記憶上抹去,對經歷過的眷村人來說是困難的,而這些

                   記憶是否還能延續給下一個世代,或是消失在洪流之中?本專題以唐爸爸口述的回憶,

                   擷取眷村人最重視的家庭教育和生活飲食呈現當時的日常生活,並透過眷村大門和花窗

                   兩款設計,分別呈現眷村的紅色大門及花窗。設計皆以眷村婦女為主軸,道出當時男性
                   為國家打拚,女性為家庭打拚妻代父職的辛勞,也向所有眷村人致敬。


                                 燈飾外部:圖左為設計圖(一)大門,圖右為設計圖(二)花窗















































                                                   ▲燈飾外部呈現方式






                   18    「  文  化  部  官  方  網  站  」 ,  臺  灣  文  化  工  具  箱  ,  眷  村  文  學  ,  檢  索  於  2018 年 5 月 30 日  ,
                   https://toolkit.culture.tw/literatureinfo_151_90.html?themeId=19


                                                            12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