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107年定位與特色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手冊 電腦版
P. 66

2018 年新北市社區大學「定位與特色:社區大學裡的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

               從河川的角度去寫的。


               這些地區早期都是腦寮、大菁、茶葉產業,其實平廣溪與石嘈溪面對到現在,人口都非
               常少,在蘇迪勒風災之後,社大有到平廣溪,帶著台大防災中心的老師一同前往,教導

               居民災難來的時候要怎麼辦。在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氣候變遷帶來的改變,但是平廣
               溪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他是風災之後最後修復的,因為他的選票很少,要選舉的時候告

               訴我們甚麼時候可以重建,但是選舉完之後,你們再也不來了。都是屬於高齡聚落,這
               幾年從古道聚落裡面,過去移民所帶來台的一尊守護神,不一定是土地公廟,也有可能

               是精神上的寄養。這幾年,我們循著古道,找了很多百年的石造小土地公廟,今年已經
               出到第二冊了,整個淡蘭古道的路徑,也發現到如果沒有改變方向的話,其實都是面對
               水源的,所以水和信仰對居民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延伸了很多的課程,在過去我們的巡守隊透過環保局給的數值,檢測今年的水質。

               這次的公民科學課程「一起看魚趣」,以前可能用市值的部分去看水質,但現在我們用
               生態整合的部分,測量魚的大小等等......,代表這地區的水質狀況,一起去看環境。水

               源保護區內慣性及自然農法,例如坪林的藍鵲茶,社大最近和鄉公所那邊有一些活動,
               一方面鼓勵年輕族群苦守茶山行銷管道也很辛苦。在水源區裡面,大家都在談開發跟最

               佳管理作業,我們也透過跟茶農和水庫管理人員去學習。


               新店崇光社大擁有很大的偏鄉,校區之間需要跨越大山脈,也面臨著極端氣候的問題,
               在南勢溪到碧潭這段,每逢下雨都是黃土混泥,也透果環保局的計畫,巡迴了新店區跟

               他們講防災的訓練。過去我們在做「水」的部分,大部分是我們的志工-河川巡守隊,
               透過河川認養,有在地居民加入,也有社大學員,把環境議題變得有趣。
               我們的期許實踐是,今年的學習性城市,框了一個框架,要去做示範,因應各個不同的

               城市,去發展自己的東西,而不是一個標準一直適用,有一股力量去完成,觸發更多人
               的關心,用不同空間、時間、社會面相,充實水的生產、生活、生態、治理、公民,都

               能夠大家一起參與。


















                                                                                                        65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