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107年定位與特色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手冊 電腦版
P. 68
2018 年新北市社區大學「定位與特色:社區大學裡的地方知識暨優良課程研討會」
◎三鶯社大/李百琪
我剛到任一個星期,這一星期處理財務狀況以及行政人員不安的心情,三鶯社大從
105 年-107 年中間課程少了一大半,之前有知識性跟學術性的課程,後面比較多生活
藝術課程 變成一直在開課、拓點,課程數也縮減。關於文化的手拉坏課程也只有一堂
課,去三鶯的老街踏查之後,店家以及遊客認為是觀光地點,但是不只他們北大特區的
家長以及小孩子,對三峽的古蹟、文史了解非常深切,目前正發展課程,透過遊戲方式
設計課程,整合不同領域的課程講師,在鶯歌陶瓷老街與三峽祖師廟,與當地里長配合,
設計一個走讀課程。希望在學期末的成果展,讓薩克斯風班與烏克麗麗班,並結合大規
模的動員當地的商家以及觀光區的里長和學校,應用行銷的方式處理三鶯社大的大小
事,也與媒體做一定的互動,並與教育局和各社大不唐突的配合。
◎蘆荻社大/劉珈妮
社大畢竟都是在地的,我們所做的也都是從在地生產出來,不管是知識、課程、行動,
都是很有條件去討論地方學是甚麼,我認識不同時代地方學的演變,也認識到地方學背
後的意涵是甚麼。我們也常常在討論說社大是教育工作者還是社區工作者,比較跟社區
營造的差別是甚麼,社區營造在某一個階段上,去結合社區發展的資源,他很像是一個
平台,找出在地特色營造地方認同感。另外一個很夯的名詞,地方創生,相應著現在的
社會理念,像是一種資源整合,可是他可能是更面向國家老化的問題。種種都是刺激到
我們蘆荻社大的地方學以及我所經歷的。
大家對地方學的看法,已經慢慢脫離一種靜態式的,不像我們採集很多東西,然後分門
別類,好像怪怪的。如果不是這樣很單向的把採集出來的知識,把地方詮釋得更完整之
後,以便讓地方上的人更理解,以一種地方風土比較靜態式的地方學,我們在社區裡面
工作,一定會了解到,我們沒辦法迴避跟在地的互動、動態發展的過程。簡報上,呈現
一個人、一個人的單一個體,對比剛剛夥伴描繪的地圖裡有哪些議題,剛好可以有一個
對造。我們是以「培力」的角度來看地方學,為什麼是培力呢?我覺得要回到我們三蘆
地區的特性,三重蘆洲地區有很多從南部北上的都市移民,到底三重蘆洲有哪些好,可
能會覺得很奇怪,怎麼樣才叫地方,他們明明生活在地區,難道要分時間嗎?所以他其
實是地方如何去界定的過程,對都市移民來說,包括他們北上的過程,對家鄉情感的記
憶,帶著家當來到這裡,會產生甚麼樣的變化?怎麼觀看三蘆地區,對我們來說是最重
要最關心的過程、核心,社大是一個很重要回應地方問題的一個平台,目前在學習的工
作方法,在這一點上有一點不同之處,我們更把人在這個都市裡面怎麼認知的過程,我
們稱它叫做「如何意識轉換」,就是他怎麼觀看?透過討論或是活動,又會怎麼變化或是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