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易經_Neat
P. 184

那么这个卦教我们怎么观呢?从卦辞中可以看出观察外物一定要“若”,

                   心中要有敬仰之感。这里提到了“盥”和“荐”两种祭奠礼节。“盥”是把酒
                   浇在地上,盥字下面是器皿,上面是水,有洗手的意思,但在这里不是洗手,
                   而是用杯子盛了酒浇灌到地上进行祭奠。“荐”是进献的意思,古时侯的祭奠
                   是先把酒洒在地上,然后把牺牲供奉上去,牺牲就是祭品,牛羊猪为牺牲。这

                   个观卦本来是先观“盥”,后观“荐”,然而后来不用观“荐”了,观了用酒
                   浇地的仪式就行了。为什么?由于心中已经升起了一种敬仰之感了。我们现在
                   观察古代人,例如看古书吧,就一定要如陈寅恪所说,与古代人处于同一境
                   界,要有敬仰之感,不要看了什么就否定什么,对祖上要有敬畏之心。这里的

                   祭奠主要是祭祖,然后是祭外在的神,后来儒家演化为祭先祖,无论祭什么,
                   心中都要有敬仰之感。观事、观物、观人都要有一种敬仰之感,不要轻易地去
                   否定什么,瞧不起什么。


                        这是教我们一种观的方法,以物观物,再专心观,最后彻底都空了。《孟
                   子.尽心》中就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这是这三个过程,先要

                   尽心才能知性,知了性才能知天。当然首先要尽心,要穷尽自己的心智。这一
                   篇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里的“小”
                   是意动用法,登上了东山(沂蒙山)观鲁国,觉得鲁国太小了;登上了泰山观

                   天下,觉得天下太小了。孟子还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观到了海的人再去
                   观水就觉得水不值得一观了。接着又说“观水有术,观其澜也”,观水是有方
                   法的,一定要观看它的波涛,波涛有什么特征、形态,这个观是要动态地观,
                   除了要观察它的形态变化之外,还要观察它的宏大。从观察者来说,一是要有
                   变化的心,要用动态的方法来观;二是要有宽广的襟怀胸襟,用宽广的视野来

                   观,这样就不偏了。因此只要认真观了这个以酒洒地的礼,心中就能升起一种
                   敬仰之感。






















                        20.1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②。
                        白话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