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易經_Neat
P. 197
文饰是与质在的本质,文是外在的形式,此二者密切结合,内外一体,不
可分离。就自然界的情形而言,其内在本质的依据是阴阳变化,刚柔交错,其
外在的形式则是表现为日月星辰的光明灿烂,四时运行的循环交替,万物种类
的繁富盛美,光怪陆离,仪态万千,称之为“天文”。
就社会界的情形而言,其内在本质的依据同样是阴阳刚柔的变化交错所形
成的协调并济,其外在的形式刚是表现为礼乐轨制的整洁完备,道德风尚的和
善淳美,行为举止的合规中矩,称之为“文明以止,人文也”。由于“天文”
是由内在本质自然而然表现于外的形式,没有人为的介入,而“人文”则完全
是出于人为的主观的设置,经常出现差错,使得文与质的配合不能恰到好处,
或者文饰超过了质朴,或者质朴超过了文饰,流入粗野。因此,为了进行人文
建设以化成天下,必须正确处理此二者的关系,做到文质彬彬,配合恰当,无
过无不及。这就是贲卦所讨论的主题。
从卦爻结构看,贲卦的刚爻与柔爻总体上都象征着文与质密切结合相互文
饰的关系。下体离卦,六二作为柔爻来居于二刚之间,这是“柔来而文刚”,
以柔为文,以刚为质,内刚而外柔,所以亨通。上体艮卦,上九作为刚爻往居
于二柔之上,这是“分刚而文柔”,以刚为文,以柔为质,内柔而外刚,由于
内在的本质荏弱,不能有大的作为,所以“小利有攸往”。
这种刚与柔相互文饰的关系表现于自然办称之为“天文”,表现于人类社
会则具有“文明以止”的特征,由于下体离为文明,上体艮为止,既有光辉灿
烂的文明,又有止于至善的价值目标。所谓止于至善,具体说来,就是人为君
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子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人
类文明的发展不能漫无方向,必须知其所止,有一个自觉追求的终纵目标。这
个终纵目标就是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牢牢把握这种核心价值观,做到
“文明以止”,才能“化成天下”,整合社会,建构一个以礼义为本的和谐有
序的文明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