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易經_Neat
P. 368

“九五”以陽居剛又處尊位,本是很愜意的。可上有“上六”之陰欺凌,

                   有“劓”之象;下有“六三”之陰所逼 ,又有“刖”之象,上下皆受到了刑
                   罰,處境并不妙,猶如“困于赤紱”。“赤紱”是諸侯的服飾,身居尊位為什
                   么著諸侯裝呢?這是因為周文王被商王朝封為西伯,只能著“赤紱”;而在自
                   己國家才能穿“朱紱”。周文王雖被封為西伯,但有志不得申,有被困之感。

                   如何才能解困呢?辦法有二:一是“乃徐有說”,不能著急,徐圖良謀,慢慢
                   想脫身的辦法;二是“利用祭祀”。“九二”是“利用亨祭”,這里是“利用
                   祭祀”,一字之差,其義不同。《禮記·王制》:“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
                   稷”。周文王在自己的國家里只能是祭社稷即“亨祭”,可還得參加商王朝的

                   祭天地即“祭祀”。文王“亨祭”是表達繼承先帝遣志的決心,求其保佑;參
                   加“祭祀”是仰裝自己順從商王朝,以堅韜光養晦之策,尋找解困的時機。


                   47.9 上六
                        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藟,未當
                   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白話


                        上六:被葛藟絆倒,被小木樁刺傷,處境如此艱難,不宜有所行動,否則
                   悔上加悔。至于占問出征則吉祥。《象辭》說:被葛藟絆倒,由于行為不得
                   當。悔悟到動則招悔,必能謙慎行事麗逢吉祥。

                        解讀
                      葛藟(lěi),蔓生植物,有刺,又叫葛針。
                      于臲卼(nièwù),高亨說:“以六三爻辭例之,此文當作‘困于葛藟,據于
                        臲卼。’脫‘據’,應據補。”臲卼,小木棨。

                      有,當讀為又。征,吉,當屬另占附載。


                        “上六”處卦之極,受困最重,無可往行,猶如“困于葛藟”,難以脫
                   身;又逆乘“九五”之陽剛,故又“于臲尥”,總有慌恐不安之感。然而卦極
                   必反,物窮則變,告知“曰動悔,有悔,征吉”,如果說動也有悔,居也有

                   悔,那還不如拼力一博,沖出險境,尚可獲得吉祥。卦中六爻唯有此爻言
                   “吉”。一般來說卦之上爻都是兇,可此是困卦,困極必通,通則吉。要想實
                   現通,必須得“征”,靠自己的努力去博、去拼,才能擺脫困境。


                        困卦設定了種種困境。困有兩種情況:“困于株木”、“困于石”、“困
                   于蒺藜”、“困于葛藟”這是身體之困,即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 “困于酒

                   食”、“困于金車”、“困于赤紱”是政治上的困,即政治主張得不到實現而
                   困惑。這正說明了周文王政治生涯的坎坷遭遇。解脫之辦法:
                      一是“有言不信”——少說多做,要有所作為;
                      二是“利用祭祀”——求上天保佑;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