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物理-《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
P. 30

高考专题复习物理

   [ 研考向融会贯通]                                                     析经典   寻规律   掌握方法技巧


                               考向一 功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 查漏补缺]

   1. 恒力做功的公式
     W =     ( 通过 F 与l 间的夹角α 可判断 F 是否
     做功及做功的正、 负) .                                       A. 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2. 变力做功的计算                                            B. 人对传送带做负功
     变力做功多用动能定理求解, 有时可用图象法、 转换法                          C.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 m 2 g v
     求解 .                                                D.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 m 1 +m 2 g v
                                                                                         )
   3. 功率                                               3. ( 多 选)( 2017  河 南 新 乡 二
     ( 1 ) 平均功率: P=    =Fvcosα.                          模) 如 图 所 示, 物 体 沿 弧 形 轨

     ( 2 ) 瞬时功率: P=Fvcosα ( α 为    与    的夹角) .           道滑下 后 进 入 足 够 长 的 水 平
                                                         传送带, 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 则传送带对物体

                     [ 题组突破]                         做功情况可能是  (    )
                                                         A. 始终不做功
   1. ( 2017 广东中山七校联考)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B.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在它的速度从零增加到v 的过程中, 汽车发动机做的
                                                         C. 先做正功后不做功
            ; 它的速度从v 增加到 2v 的过程中, 汽车发动
     功为 W 1
                                                         D. 先做负功后不做功
     机做的功为 W 2 . 设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牵引力
                                                       4. ( 2017 甘肃兰州二模) 一质量为 1k g 的质点静止于
     和所受阻力都不变, 则有                            (    )
                                                         光滑水平面上, 从t=0 时起, 第 1s内受到 2N 的水平
     A.W 2 =2W 1      B.W 2 =3W 1
                                                         外力作用, 第 2s内受到同方向的 1N 的外力作用 . 下
     C.W 2 =4W 1          D. 仅能判定 W 2 >W 1
                                                         列判断正确的是                                 (    )
   2. ( 2017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测试) 测
                                                  ,      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9  W
     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图所示, 运动员质量为 m 1
                                                                                    4
     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定滑轮( 不计滑轮质量及摩
                                                         B. 第 2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5  J
                          的重物, 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                                         4
     擦), 下悬一个质量为 m 2
                                                         C. 第 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四种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    )      D. 第 1s内与第 2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 1∶1
     的重心不动, 使传送带以速率v 匀速向右运动. 下面是

                                     考向二 机车启动问题


                                                       2. 恒定加速度启动
                     [ 查漏补缺]
                                                         ( 1 )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
   1. 恒定功率启动
                                                         机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功 率
     ( 1 ) 机车先做加速度      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后做
                                                         增大到      后获得匀加速的最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当 F=
                                                         大速度v 1 . 之后 做 变 加 速 直 线 运 动, 直 至 达 到 最 大 速
                P
        时, v m =  =    .
                F                                  
                                                         度v m  后做       .
                                                                     ì F-F阻 =
                                                                     ï
                                                                     ï
                                                                     ï P=Fv
                                                         ( 2 ) 常用公式: í
                                                                     ï P额 =F阻 v m
                                                                     ï
                           1                                         ï
                                2
     ( 2 ) 动能定理:     =       mv m -0.                                î v 1 =
                           2
                                                     6
                                                —  2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