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18
我們展現了一系列的統治之術,每章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分析了統治者的治國策略,
君主應當怎樣做才能更有利於自己的統治。
《君主論》強調了對現實主義的需求,而不是理想主義。《君主論》完全
從人性的角度觀察社會政治問題,他的君王權術論是建立在一套資產階級人性論
的基礎上的,馬基維利說:「我們實際上怎樣生活同我們應該怎樣生活,其距離
是如此之大,以至一個人要是因為應該怎樣辦而把實際上是怎樣一回事置之腦後
。那麼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會招致自我的毀滅。」(馬基維利:民 87)馬基
維利所謂的“實際”就是人性。馬基維利試圖分析人性基礎上的政治理論,使君
主能從教皇教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認為的“人性”是什麼呢?馬基維利認為
,凡是人都具有一種邪惡的天性一兇惡而又怯懦。具有貪婪的欲望,「處在群體
中,人感覺到自己強大有力,但一經被孤立起來,每個人都考慮到他本身的危險,
人就變的怯懦無力了。」(馬基維利:民 87), 「 兇惡與怯懦產生了這樣一種結果,
即一旦自己不受壓迫時,自己就企圖壓迫別人:他不害怕別人的時候,就需要別
人來害怕他。」(馬基維利:民 87)馬基維利還認為,人們的欲望總是超過自己的
能力,欲望無窮而能力有限,因此人們總是得不到滿足。「說到人類,一般可以
這樣說:他們是不知道感恩圖報的,變幻無常的,虛偽的而貪得無厭。當您使他
們蒙受恩惠時,他們是整個屬於您的。可當一旦你將有需要他們時他們就背棄你
了 。 」(馬基維利:民 87)馬基維利首先用他的理論來論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他認為由於人的自私自利,他寧願忘記親人的死亡,也不願意失掉自己的財產,
而人總是不重名譽而重財產,為了得到財產即使身敗名裂也沒關係。體現出一種
唯物主義精神即物質第一位,精神第二位,精神從屬於物質。因此,馬基維利勸
告君主,千萬不要侵犯人民的生命、財產,並且應該使用一切辦法來保障私有財
產。同時。應按照人的自私,以利益為誘餌,通過人對私有財產的愛好來引導他
們。馬基維利認為人的本性是永恆不變的。國家之所以產生就是根源於這種不變
的邪惡的人性。他在政治思想中擺脫了道德,以權力為基礎,述說君主要官運亨
通.應具備的才能和條件,以及統治的方式、政治權術的理論。他主張,為了達
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即所謂的“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正確”的原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