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8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478
K 把事情的方向變成以大家設想,不只是他個人的事。K 把自己的事向大
家說,表面上說無關緊要、毫不在意,但其實對於自己受到莫名其妙的逮捕覺得
委屈。
K 把場面變成大家都被他說服了,並指出法律的腐化:「毫無疑問的,在此
法庭所有判決的幕後,有一個龐大的組織在操控。這個組織不僅有要紅包
的警衛、愚蠢的督察和中庸之輩的推事而已,而且還養著一群高級還有更
高級的法界集團,還有附帶不可或缺無數的侍從、書記、僕役等助手。這
264
個組織就是逮捕無辜的人,進行無結果、無意義的審訊來指控他們。」
K以嚴肅的氣氛控制整個場面。後來因為一位婦人搗亂,讓場面變得混亂,
K 見台上的人沒有想去阻止婦人的意思,明白了原來全部的人都是和推事站在同
一邊的,原來自己一直被捉弄,他們就是 K 指控的腐化團體。
故事的前半段作者先敘述 K 被捕的經過和第一次審訊的結果,可以看出
在當時的法律不管平凡百姓有沒有犯錯,只要上級認為你是錯的就逮捕你,並不
需要任何理由,完全任由上級操控,平民百姓一直被上級欺壓,而法律也不會保
護平民百姓。而雖然被逮捕仍有活動的自由,但還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樣開心地過
生活,必須記著自己現在是個有罪的人,要時時刻刻替自己找到犯罪的原因和如
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心情上受到很大的影響,讓 K 感到焦慮、無所適從。
荒謬的逮捕行為是故事的開端,卡夫卡藉由這樣荒謬的行為表現出高官的
權力控制,這樣的事發生對平民百姓來說是無能為力、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任
由高等上級官員主宰一切。而即使平民百姓找到不是犯人的證據,上級也一概否
定、完全忽略。上級和平民之間的距離差距很大,有一種無形的阻礙隔開他們,
即使是不合理的事也會變成是合理的。
264
李魁賢譯(1993,審判,桂冠出版社,p36-3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