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2019 ESC KMUTT 成果冊
P. 31

(三)  泰國華語志工課程

                        出發泰國前,我們同行的四個人都有上志工課程,我們有聽了陳其芬老師的
                   講座和周仕杰同學的泰語課程,陳老師教導了一些文化差異與應對進退的方法,
                   周同學教我們基礎泰語,兩個課程對我來說都不算是陌生,文化碰撞的狀況下要
                   如何面對與解決都是我們在國外都會遇到的,前兩年有自由行的經驗,所以在上

                   課時可以切身的知道老師所擔心的部分,對我來說就是因為文化碰撞才會有有趣
                   的火花產生,這是到國外才會有的體驗。

                        至於泰語課程,我平常都有接觸一些泰國的連續劇,對泰語不算是陌生,雖

                   然不會聽也不會寫,但是說的部份真的很有趣,泰文也是非常有趣,跟中文一樣
                   有語調之分,一個音不對整個意思就會不對,學習一種完全沒有學過的語言也是
                   充實自己。

                   二、教學心得與反思:華語教學實務  -  教學困境與解決方法

                        對我個人來說教學上比較沒有太大的問題,學生們上課都很認真,可以看的
                   出來學生求知的態度,雖然人數上多了一點,但是我還是盡可能的帶學生認識華
                   文,在一開始的漢語拼音教學上,學生們的口語能力都還不錯,有些學生甚至會

                   下課來詢問並且確認要怎麼唸,這讓我看到學生們真的很想要學習中文的慾望,
                   當我在教口說時,因為投影片上都有附上中英文的對照,學生馬上可以對應意思,
                   所以在意思上比較沒有多做解釋,主要還是教學生唸法與句型概念。

                        學生們在學習華文時,我們也有提到華文也是會因聲韻的不同,因而產生不

                   同的意思與不同的字,我告訴學生泰語也是如此,這樣的解釋學生們因而產生了
                   共鳴,他們會盡可能的把音調聲調唸對,因為在漢語拼音上,我們前面兩天花的
                   時間比較多,所以學生們的印象比較深刻,在之後的課程單元,學生們自然而然

                   會去發音,有點像我們學的自然發音一樣,學生們也不會因為唸錯而不敢唸,可
                   以看到學生在上課期間嘴巴上一直練習,身為老師的我們真的很有成就感。

                        這次來泰國教授華文,我們也有介紹歷史的部分,因為是高一的學生,學生

                   們大概都知道中國與台灣,但是當我們開始介紹台灣的歷史時,學生們也藉此認
                   識了台灣,我們同時也有介紹節慶與美食,一介紹到珍珠奶茶時,同學們一陣哀
                   嚎說真的很想要嘗試看看真正的 Bubble Tea。


                        知道要到 ESC,  KMUTT 之前我就有先大概了解一下這間學校的背景,校風
                   比較自由,學生們都是考試進來的,而且可以看到學生們非常喜歡手作的東西,
                   我們在教母親節賀卡跟文化體驗的教剪紙與中文字時,整個氣氛是非常愉快的,
                   因為學生很喜歡動手作東西,在教授的過程中,學生也是不吝嗇地問問題,真的
                   可以感受到泰國學生的求學態度真的非常的認真。


                                                            3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