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感统大师(更新版)
P. 18

(四)环境的需求


                      环境的需求是促使个体做出反应的诱因。例如当我们肚子饿了,就会去找东西吃;


                 要出门了,自然去穿鞋子;碰到了障碍物,我们必须设法越过它。也就是说,当我们

                 看到了需要时,就会自动的去计划、反应,以满足那个需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所碰

                 到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促进孩子发展与学习的机会。


                      对于缺乏主动性的孩子,我们也可以控制环境,制造出孩子必须反应的情境,以


                 逼使孩子不得不针对环境,自动做出反应来。当他们退缩不前时,我们给予一点鼓励

                 和协助;当他们变得被动、依赖时,我们又要坚持原则,不给予过多的帮助,并加强

                 环境的必要性,等待孩子去反应。这样孩子才比较有机会发展与学习。


                      (五)自由反应的机会


                      虽然每个孩子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都差不多,但是他们的经验欲不太相同,

                 因此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形也不同。有的家长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凡事都替他准备

                 得好好的,但也剥夺了孩子发展学习的机会,更抑制了主动性、自发性的发展,使得


                 孩子变得懒惰、无能、缺乏自信。也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无法忍受孩子做错,事前


                 即将所有步骤,甚至该如何做动作都告诉了孩子,在这种情形下孩子也许可以一次就

                 做对,但也相对的减少了他的机会,使得他无法发展出在不同状况主动反应的能力。

                      (六)回馈与结果的适当性


                      回馈与结果来自于内在与外在两方面。内在回馈包括身体感觉动作的经验,外在


                 回馈则包括反应的结果及他人的反应。所有这些回馈刺激会被利用,以作为下一次反

                 应的参考。所以正确或适当的回馈刺激,可以帮助孩子下一次做出更有效的反应。

                      例如投篮,孩子可以清楚看到结果是否达到目标,偏差多少,结合其肢体动作的


                 回馈,下一次,他会调整反应的方式,以期最后能够达到目标。


                      如果我们让孩子闭着眼投篮,由旁人告诉他是否投中了,你想结果会如何呢?








                                                                                                         8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