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地理脉冲》
P. 110
熙熙攘攘,念念不忘 时已至此,先喝茶吧 放入各种各样的作料,这碗茶 闲意至此,先说话吧
便是五彩缤纷了:白芝麻漂在
我喜欢吃水乡的熏豆 茶水面上,密密地不留一点空 十一去湘西的火车
茶。小时候喜欢,现在还 隙。红色的胡萝卜卷曲着,熏 上,遇见一位苏州老先生。
入睡前看了王鼎钧老先生的《故乡的云》,拥着北方令人缱 是喜欢。在家时奶奶晚上 豆青青圆圆,黄桔皮丝丝条条, 和先生交谈,自己不觉就
色彩搭配得无可挑剔。间或有
绻慵怠的暖气,脑海里竟熙熙攘攘着青调江南的一些东西。离回 泡茶,我就喊一声“熏豆 调皮的青豆或舒身的茶叶,在 会带出几句苏白,很亲切,
一直觉得软软糯糯中自有
望的年纪还远,我的念念不忘带着欣喜,没有愁意。 茶”。 微黄的茶水中忽沉忽浮,真是 几分温情。但我平常若不
熏豆茶只流传于太湖 好看。 在吴语的环境里,说不出
南滩。在别处,我从没见 喝一口茶水,茶面上的芝 苏州话,自己也不知为什
作者 兰州大学 过这样的饮茶习俗。这碗 麻入口,嚼一嚼,齿颊生香。 么。
熏豆茶从什么时候泡起, 接着喝茶水。这水,混合着胡 与杭州室友说话我常
黄馨悦 萝卜的甜味,熏青豆和笋尖的
一直泡到今天,谁也不知 用吴语,因为总觉得普通
道。大概和这块土地一样 咸和鲜,外加桔皮的清香和一 话不如方言生动亲切婉
点点茶叶的涩味,让人喝了还
古老了。 转。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吃熏豆茶不是一个病 想喝。茶水喝干了,你可以再 我辗转未眠,亮起一
冲泡一点,但却不宜久泡。茶
句。对这碗茶水来说,吃 料久泡后会失了味道,尤其是 点荧光,耳机里流出评弹
北方初雪的日子,江南的蟹正是丰腴 茶料比喝茶水更重要。茶 熏青豆,待到发胖时再吃,味 大师蒋月泉先生的唱腔
肥甜。饕餮之徒最难忘的自然是老家阳 料的丰富,常常让别处的 道就大打折扣了。 “隆冬,寒露结成冰,月
色迷蒙欲断魂。一阵阵朔
澄湖的无肠公子了。吃蟹讲究“九雌十 人瞠目。上等的绿茶和熏 茶料吧,别处的人,面对 风透入骨,乌洞洞大观园
雄”,吃蟹讲究铜制的“蟹八件”,吃 青豆是必须的,还有胡萝 这碗底的茶料,似乎觉得要双 里冷清清……
蟹讲究“小炉温着姜丝黄酒”。在家时, 卜干、豆腐干、芝麻、桔皮、 筷子才行。在蚕乡,备筷子的 闲意至此,先说话吧。
冬天奶奶总将新鲜的生姜切碎,放入镇 笋尖等作料的加入。半碗 习惯从来没有。只要用手轻拍 说说带着泥土气息的吴侬
江香醋,再加适量的白糖作蘸料,既可 茶水半碗茶料是一点也不 碗沿,那茶料就一颗颗地蹦到 软语,听听一口甜糯的江
以除去蟹的土腥味,也可以解腻提鲜。 夸张的。 你的嘴边了。空龙空龙地嚼, 南话。
一碗茶水抵半碗饭,动嘴三分
《红楼梦》里凤姐说:“螃蟹不可多拿, 泡熏豆茶,常用白色 饱。喝熏豆茶,也可以算作一 熙熙攘攘,情调江南。
仍旧放在蒸笼里,拿十个来,吃了再拿” 的瓷碗。一小撮茶叶,躺 道小点心的。晚上我做完作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便是笼蒸的作法了。 在洁净的碗底,现煮现烧 了,觉得肚子饿就泡一碗点饥。
西北不生蟹,于是老惦念着蟹脚痒, 的太湖水冲泡下去,然后 预备熏豆茶的茶料,最辛 熏豆茶
还有奶奶那一句老话:“有什么大事不 苦的要算熏青豆了。青豆其实
能待会说,什么时候都要先吃饭。” 是毛豆,就是那种豆角上长满
人生,不过是“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黄色的细细绒毛的豆。毛豆大
概在寒露前后采摘,要做得好
苏州山塘街夜景 吃,必须现摘、现剥、现烧、
现熏。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十
来个小时。剥豆的时间很长,
也很寂寞,指甲会剥得生疼,
而熏豆就更辛苦了。把豆子放
在铁丝筛上,下面是桑柴的文
蟹八件 火微微地烤。青豆得一停不停
地翻,不然就会枯焦。 评弹大师蒋月泉先生
一连四五个小时站着翻豆,
是很累的,但那块土地上的主
妇们从来不怕。男人们怕采摘,
也怕剥豆,常常叨咕:熏什么
豆啊?就你们嘴馋。
怨什么呢?这世界上本没
有好吃的东西,是好吃的人创
造了好吃的东西嘛。
时已至此,先喝茶吧。急
108 躁些啥,不惧不怕。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