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tmp
P. 17
开
开
繼往開來开 再樹新功 望國寶珍郵回歸故里。並表示只要身體允
紀澤夫人張包平之為郵壇才女,自小 許,屆時也一定來會會多年未見的“老
在集郵世家幫助其兄張包子俊創立的“新 友”。其女在給中國郵票博物館朱熠館長
光郵票研究會”處理會務,姐夫鐘韻玉先 的信中這樣寫著:……我們請求您允許
生亦為集郵家。與王紀澤婚後,耳聞目睹 “小壹圓”在西湖博覽會其間來母親家鄉
了紅印花郵票的組集過程。幾十年如一 省親,讓家鄉的父老鄉親有機會一睹“小
日,與紀澤先生共同鑽研,拼組紅印花 壹圓”的芳容,實現父母親“獨樂不如眾
“大壹圓”、“大壹分”、“小貳分”、 樂”的初衷,也使我們後代再次感受老一
“大貳分”、“大肆分”全格郵票。海外 輩對國家和人民無限之愛。
著名的紅印花專家黃光城先生曾撰文: 2002年2月5日,被中華郵壇盛譽為賢
“王紀澤先生和夫人張包平之女士賢伉儷 伉儷的王紀澤夫人,女集郵家張包平之因
兩人嗜好集郵,同時酷嗜國郵,互相研討 心臟病突發而與世長辭,享年89歲。她終
並整理郵集,數十年如一日,大家相敬如 於沒等到能親眼目睹“小壹圓”回鄉省親
賓,同享于飛之樂及集郵樂趣,誠是一對 的那一天。
集郵恩愛夫妻”。 2004年10月17日,錢江晚報以“國寶
紀澤走後,夫人平之步紀澤後塵,馳 珍郵杭城驚艷”為題作了專門報導。西湖
聘於郵林之中,潛心鑽研郵學十餘年,終 博覽會“郵展”三天期間,廣大集郵愛
於完成紀澤生前夙願,重組紅印花“大壹 好者扶老攜幼,排著長長的隊伍,在由衛
圓”全格(舊票)。 兵護守的紅印花“小壹圓”國寶珍郵前,
晚年平之女士多次組織郵集參展,積 一一瞻仰,久久不愿離開……
極參加學術研討,關心年輕一代,為青少 結束語:
年集郵活動作專題演講,再現了老一輩集
郵家的新光精神。 海外著名紅印花專家黃光先在“華郵收藏家
1983年組集“清代蟠龍票實寄封選 韻事漫談”一文中譽:“華郵收藏家一生羅致華
集”參加上海市郵展,榮獲二等獎。“辛 郵,不遺餘力,集成了許多珍貴中國郵集,名聞
亥革命有關封戳”郵集在中華全國郵展中 世界。……彼等除保存國郵外,且有深入研究之
榮獲銀獎。發表了“紅印花‘當壹分’全 心得,闡揚華郵之新見解,使華郵發揚光大,贏
版中的‘大口’變體”、“清代蟠龍封上 得國際郵壇之崇高地位與聲譽!彼等之功績,確
集”參加上海市郵展,榮獲二等獎。“辛 是不可歿”。 在文章中,首位介紹了王紀澤先
亥革命有關封戳”郵集在中華全國郵展中 生:“對紅印花郵票如數家珍,將每一種紅印花
榮獲銀獎。發表了“紅印花‘當壹分’全 珍品之來蹤去跡,敘述得清清楚楚,使愛好紅印
版中的‘大口’變體”、“清代蟠龍封上 花之聆聽者樂而忘倦”。(新光90週年紀念封封
的干支郵戳”、“原外蒙古早期郵遞史” 背)
等論文數十篇,曾任上海市集郵協會學術 紀澤、平之走了,
委員。2001年,平之女士已近九十高齡, 以畢生心血鑄成的“紅印花專集”留給了國人,
得知家鄉杭州郵政局和集郵協會將在“西 把高尚的郵風、精湛的郵識、新光的精神留給了
湖博覽會”期間舉辦郵展,並意欲爭取國 集郵同好,將腳踏實地、刻苦鑽研、為國爭光的
家郵票博物館館藏國寶“小壹圓”蒞臨參 傳統留給了子孫後代。
展。平之女士欣喜異常,囑子女於2001年
6月20日專門去函北京,代表母親殷切盼 王懿云 杭州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