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2018版】洛阳师范学院学生生活服务指南
P. 14
洛阳师范学院学生生活服务指南(2018 版)
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研究。而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有两位洛阳人
可谓成效卓著。一位是北宋大易学家邵雍光大了易学思想,著《皇
极经世》巨著;另一位是二程之程颐溯本求源,有《易传》和《系
辞说》传世。应该说中国哲学史上之高深学问——《易》源起、发
展于河洛是毫无疑义的。
不仅如此,儒学、道学、佛学等均源起于河洛。周公营建雒邑,
并在雒邑“制礼作乐”,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以致孔子“入
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王
室的“柱下史”,即管理图书的官吏,他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后
人又奉他为道教的鼻祖。而他所写的《道德经》一书被称为“万经
之王”,对我国政治、军事等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最初传入
中国首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千
百年来白马寺一直以“祖庭”、“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
的地位。所以,洛阳被作为儒家源、道教地、释祖庭,都说明河洛
地区在中国文化史的特殊地位。
第二是正统性。河洛地区在华夏早期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就是
“河洛为王者之里”!从著名的二里头遗址到今天发现的东周“天
子驾六”车马坑遗址都是最有力的证明。“王者之里”的地理位置 ,
决定了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所谓正统就是说河洛地区的文
化在当时就是人们追求、信仰的标志。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
文化,无须争议。此后,儒学的每一次大变革几乎都离不开洛阳。
东汉时期,经学盛行。洛阳作为都城,经学大师云集于此,尤其是
郑玄,所创郑学成为官定儒经标本。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文化中心。
“五星聚奎,伊洛钟秀”,洛学兴起,理学萌生。思想家邵雍、张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