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2018版】洛阳师范学院学生生活服务指南
P. 15

洛阳师范学院学生生活服务指南(2018 版)


                  载、程颢、程颐等在洛阳著书讲学。程颢、程颐继承周敦颐和邵雍


                  学说,融合佛道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学体系,被称为“洛

                  学”,洛学奠定了宋明理学的基础,后经朱熹的发展成为封建社会

                  的官方哲学,长期统治中国思想领域。可见儒学发展于东汉经学,


                  成熟于北宋洛学,影响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永恒不变的

                  主线和核心。

                        在史学方面,纪传体断代史史书是我国正史的模本,其创始人


                  是《汉书》的作者班固,他自幼随父在洛阳求学,16 岁入太学学

                  习,汉明帝时任兰台令史。他一面撰修国史,一面继承父业撰写《汉


                  书》,历时二十余年基本完成。和帝时命其妹班昭、同乡马续在东

                  观续写八表和《天文志》。汉书以其“包举一代”、“上下洽通,

                  祥而有体”的特点成为历代纪传体史书的模本。


                        在哲学、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无不如此。所以早在

                  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段话道明了河洛地区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正


                  统地位和中心作用。《战国策·赵策》写道:“中国(中原即河洛

                  地区)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

                  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


                  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而事实也是这样,河洛地区作为数代

                  帝王定都所在地,其文化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是兼容性。河洛居天下之中,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


                  因此它又有超越于一般地域文化的特征。因此有人将它比作一个

                  “旋涡”,言其既有强大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能把周围的

                  文化吸纳过来;同时又具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能把自己的文化


                  推出去。我们不妨把目光驻足于河洛地区的考古和佛教:在历史上,

                  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而且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




                                                        - 12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