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图解猪病防治
P. 113
被吃入时,幼虫从胃黏膜钻入血管。幼虫进入血液循环后,经心脏、肺脏到咽,被咽下
到小肠发育为雌性成虫。
仔猪可经初乳感染,幼虫在仔猪产后 4d 发育为成虫。母猪初乳中的幼虫与第 3 期
幼虫在生理上不同,可经过胃到达小肠直接发育为成虫。
也可以发生胎盘感染,在出生后 2~3d 即可出现严重感染,母猪体内的幼虫可在妊
娠后期在胎儿的各种组织中聚集,在仔猪出生后迅速移行至小肠中。
本病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也常见。我国广东、广西、河北、湖
北、江苏、福建、淅江等地均有报道。温暖潮湿的夏季容易流行。畜舍的清洁卫生不良
并潮湿时,更易流行。
【临床症状】本病主要侵害仔猪,其症状为消化障碍、腹痛、下痢、便中带血和黏
液,皮肤上可见到湿疹样病变;当移行幼虫误入心肌、大脑或脊髓时,可发生急性死亡,
死亡率可高达 50%。(典型案例视频见书末)
【病理变化】 无特征性病变。死后剖检病变主要限于小肠,肠粘膜充血,并间有
斑点状出血,有时可见有深陷的溃疡。肠内容物恶臭。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粪便检查等综合诊断。粪便检查虫卵可用直接
涂片法或饱和盐水漂浮法,发现大量虫卵时才能确诊。也可用幼虫检查法。剖检发现虫
体可确诊。
但需要注意与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的鉴别诊断。
【防制】 参照猪蛔虫病。
单元十二 食道口线虫病(结节虫病)
食道口线虫病是由食道口科、食道口属的多种线虫寄生于猪结肠内引起的寄生虫
病。又称为“结节虫病”。主要特征为严重感染时肠壁形成结节,破溃后形成溃疡而致
顽固性肠炎。本病遍布全国各地。
【病原】 主要有以下 3 种:
有齿食道口线虫 虫体呈乳白色。雄虫长 8~9mm,雌虫长 8~11.3 mm,寄生于结肠。
虫卵呈椭圆形,壳薄,内含 8~16 个胚细胞。虫卵大小为 70~74μm×40~42μm。(图 3-88,
图 3-89)
图 3-84 结节虫虫卵 图 3-85 结节虫虫卵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