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图解猪病防治
P. 117
图 3-98 盲肠内鞭虫 图 3-99 盲肠内鞭虫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粪便检查和剖检等进行综合判断。生前诊断
可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粪便虫卵含量达 6000 个/g 以上,即可认为患有鞭虫病。
【防制】
1.治疗 参照猪蛔虫病,但大部分驱虫药对猪毛首线虫不如对猪蛔虫的效果好,伊维
菌素类对毛首线虫无效。羟嘧啶为驱除毛首线虫的首选药,按 10~20mg/kg 体重,混料
喂服。
2.预防 参照猪蛔虫病。
单元十四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猪结肠小袋虫病是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和人的结肠所引起的。多隐性感染,严
重感染者腹泻。我国各地均有感染,感染率高可达 62.43%。
【病原】 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发育过程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
滋养体 一般呈不对称的卵圆形或梨形,无色透明或淡灰略带绿色,大小为
30~180μm×20~120μm。
包囊 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40~60μm。生活时呈绿色和黄色。囊壁较厚而透明。
在新形成的包囊内,可见到滋养体在囊内活动,但不久即变成一团颗粒状的细胞质。包
囊内有核、伸缩泡,甚至食物泡。(图 3-100,图 3-101)
116